返回第十三章 随父进京(13)  大清第一镖师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自己还差得很远。你想想,博大精深的一门学问,练上三五月,三年五载,就想深得其要领,悟得其精髓,谈何容易?往往的,技法可以学,套路可以学,但更重要的是气韵意境。这些是不可以教的,是要靠自己悟的。事实上,练习技法是小技,真正的大技是通武理,是文化底蕴,是隐藏在一招一式底下,隐藏在一张张面孔底下看不见的东西,那才是最主要的,也是更重要的。”

兄弟三人静静地看父亲示范,听父亲谆谆教诲。

“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其间,有两三处,我擅自做了调整。父亲为什么没有指出来?难道父亲没有看出来?不可能,父亲何等精通,怎么会看不出来呢!难道是我的调整是对的?”

左二把本以为父亲会指责他,或者当场指出来,可是,见父亲并未说什么。于是,左二把心里多少有些自鸣得意,他认为,既然父亲没有指责他,说明就是认可了他的改动。

倒是昌泰,他悄悄问左二把:“有两个地方,就是三弹到四弹的那个转折,二哥,你怎么会是那样出拳出腿的?我记得父亲教我们的时候,不是那样的。”

“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

“哼,就你懂。”

昌泰反唇相讥左二把。

第三个检验环节就是互相喂招,拆招。

左文法扎好马步,说,“再让为父看看你们的对接能力与灵敏程度。为父喂招,你们仨个分别接招,看看你们在实战中的底盘如何!来,二把,你先来。”

左二把满怀踌躇地跟父亲过了几招。

他明明感到,父亲的出掌分外有力,且招招逼进。

但左二把还是沉稳地接住了。

左文法说,“学拳之前,一拳一脚就是一拳一脚;学拳之后,一拳不再是一拳,一脚也不再是一脚;等深悟以后,一拳不过还是一拳,一脚不过也还是一脚。这叫‘练时有招,用时无招,无拳有拳,有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二把,特别是你,要好好领会。”

左二把退到一边,点点头,说,“孩儿记下了。”

“昌泰,你来。”左文法示意昌泰接招。

昌泰说,“爹,我喂招,你接俺的掌和腿,看功力如何。”

左文法点点头。

左昌泰一招“盘龙出洞”。

左文法不躲不闪,任昌泰出掌打在他身上。他感到这个儿子的力,刚劲中带着绵软,来势凶猛之后接着便是底功不足。

没出两招,左文法说,“好了,今天就练到这儿吧。你们的功夫长进不小,为父也看到了,从今往后,还要好好练。‘手眼身法步,五家归一处。’昌永吾儿更得注意。‘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昌泰吾儿要记牢。老大昌永呢,你已是成家的人,就在家安份过日子;老三呢,你的功力尚不足,还要在家好好练功,不能自恃聪明偷懒散漫。好,今晚就到这儿。”

听着父亲对兄弟两个都有交待,左二把怔怔地站在那儿,心说:

“那俺呢?父亲为何没有特意交待一下自己呢?”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