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7章 那年魔罗错过的人  莽书生的水墨修行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来不给他们发足饷银。给够了钱,我相信他们自然奋勇。”

“至于能否打赢寥人?”

“哈哈,我们已经赢过一次了,没你也赢了!”

路召闻言冷笑一声:“给足饷银?哪里来那么多饷银,你知道那是一笔什么样的天文数字吗?”

赵以孚‘哈哈’一笑道:“那得多亏了路大人这些年在这京西南豢养出来的那么多地方豪强以及山寨匪寇势力了。”

“这种人物,随便找个理由派兵剿灭了,就能得到足够的粮饷辎重,方便得很。”

路召一下无言以对,他对赵以孚这狠人是真的服气了。

只能说:“你不像个读书人。”

赵以孚怒了,这是在质疑他的学历啊!

他说:“学生举人功名,这是朝廷有案可查的!”

路召却不管他有多不满,依然说道:“我看你就像是个读过几年书的狡猾武夫!”

赵以孚无言以对。

这话说的,简直把他的底色成份给一句话概括了。

路召随后叹息一声道:“罢了,老夫已经败了……好好使用罗岩吧,他在老夫手里是明珠暗投了。”

这回赵以孚很认真地点头道:“放心,罗将军也是个英雄人物,正是我们北伐需要的良将,怎能荒废了?”

路召闻言一愣,似乎被触动了心事。

“北伐,北伐!”

他摇头晃脑地念叨着‘北伐’二字,随后终于在一大家子的簇拥下离去了。

至此,京西南彻底落入以周肃为核心的这支‘北伐集团’的掌控之下。

虽然周肃当时是让赵以孚来阻断路召对襄阳干涉、影响的,结果他愣是把人给一劳永逸地赶走了。

这事,就算是赵香玉看着都觉得一阵头皮发麻……她是想要早些回襄阳城,可是这弟弟的操作也太勇了,动静也太大了吧!

同时她知道,赵以孚必然是与朝中另外的大佬也有联系,否则无法做到这种事情。

她是越来越认不清自己这个弟弟了。

难道赵以孚在朝中的靠山不只是周肃一人?

她有些担心,因为她听说在官场上最怕脚踏两条船的……

嗯……道理是这个道理没错,但如果她发现赵以孚背后的支持者涵盖六部所有大佬,也不知道会不会觉得她弟弟是个官场魅魔?

但不管如何,赵以孚这一次表现出来的手眼通天可以说是令人印象深刻,反正吴敦现在是老老实实的一丁点滑头都不敢耍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一连串的人事调动。

周肃因功理所当然地升任空缺出来的京西南行省经略安抚使,那么襄阳太守的位置空出来了?

没有,在赵以孚的一番‘暗箱操作’之下,周肃依然代领襄阳太守,进而整个京西南行省的治所也就迁回了襄阳。

原先就是襄阳的,只是那路召觉得前线不稳,这才迁到了漳口。

漳口的知府也调任,这回为了体现朝中对京西南的重视,直接下放了一位户部的官员来漳口,专门负责在襄阳后方为北伐筹措粮草。

嗯,这位漳口的新任知府是赵以孚的师叔辈,他没见过,听说也不怎么好相处。

当然他也不会过去探望,毕竟丹青门的规矩,进入官场以后绝不在人前显露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甚至人前斗得你死我活,人后却勾肩搭背饮酒作乐。

原本赵以孚觉得这些调令和他没关系,他还是安安心心地处理蛮山县中的事务。

他已经画好了鱼鳞黄册,正准备开始看看哪里能够修路搭桥呢……

结果,一纸调令来了。

迁他为樊城令!

他都惊了一下,樊城不是在襄水以北的吗,已经打下来了?

他的阳神立刻脱离,出去探寻了一番。

结果就发现那樊城之所以被占,竟然是因为城中守军起义了!

这可是件不得了的大事。

樊城在襄水以北,一旦占据就和襄阳隔水相望互为犄角,大大增强襄阳区域守备力量的同时,也令北伐多了一座桥头堡。

但夺得了樊城是一回事,如何守好樊城又是另一回事了。

这樊城不但要守,还要能治……

这般高标准高要求下,无论是哪一方都只有一个人选。

赢琮只能想到赵以孚。

周肃这边也觉得唯有赵以孚亲自坐镇才能放心。

朝中众大臣那就不必说了,他们很乐于给赵以孚加加担子。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赵以孚连同蛮山营一同移驻樊城。

唯一痛苦的就是吴敦了,这个胖将军从未想过自己会来到最前线,他已经怕得要死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