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1章 峰口镇的孙家  莽书生的水墨修行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孙正颌听了表情就是一僵,然后做出低头聆讯的姿态。

赵以孚道:“你们孙家除了这峰口镇以外,还有十九个村子的税务都是你们负责的吧?那我想问问,此前本县的亏空又是如何形成的,你们又是如何欠了近两万两的田税?”

孙正颌听了额头直冒汗,他说:“回……回大人,本家所欠之税都已经还清了啊。”

赵以孚说:“我知道,这个问题也不是要秋后算账什么的,我只是想要了解一下你们这里的收税情况以及所遇到的问题。”

“若是真的有什么困难,此时不解决,这填上的窟窿迟早还是会出现的。”

孙正颌听了也是羞愧地点了点头,他说:“其实一切的原因,还是在于那老黄册上。”

赵以孚意外地问:“为何?”

孙正颌道:“老黄册里面有十九个村子有一千九百户人,可是那么多年过去了,已经只剩下一千两百户人,可是县中税吏都是按照黄册来征税,故而我不得不将这少掉的七百户人的税收转嫁到剩下的人身上。”

百衲道人听了冷哼一声道:“你倒是老实,这种话都说得出口。”

孙正颌战战兢兢没有应答。

赵以孚则是奇怪地问:“你们孙家呢?既然你说是把这七百户的税收转嫁到剩下的人身上,你们孙家扛了多少?”

孙正颌道:“最开始扛了四百户,后来家里撑不住了,前年放宽了一些扛了三百户,去年情况更差一些,只能扛两百户了。”

“这所欠田税也是由此来的,许多百姓实在交不上税了,我孙家也没办法把粮种都给一口气交出去吧?”

“故而只能先欠着了。”

“县里也大概知道我们这里的情况,见我们实在困难也就没有再催促,只是这欠账越来越多就形成了那么多的亏空。”

百衲道人奇怪道:“不对啊,就算你们要多交税收,可贫道看此地土壤肥沃至极,只要细心耕作依然可以有很好的产出,为何会如此困难?”

孙正颌道:“因为五年前这里经历了一场大旱,本县全年颗粒无收,当年就饿死了许多人,几乎家家素缟。”

“而从那场大旱之后这地里的产量就是一年不如一年,我们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

赵以孚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如果是这样,那这里的情况我会特意考虑一下的。”

“当然,我还不能相信你的一面之词,还是会到处看看打探一番情况。”

“果如你所说,那些田地因为百姓凋零而都抛荒,那么我就会在新的黄册中将这些田地都给剔除掉。”

孙正颌惊讶地问:“大人,我听闻这可都是政绩。”

“以往也有官员修订黄册,可他们都是只会添加而不会删除……”

赵以孚闻言笑了:“那等官员没有根基,为了自己仕途自然什么事都做得出。可县丞背后有人,看不上这点政绩。”

“所以你们放心吧。”

孙正颌以及百衲道人听了都是脸上表情怪异。

这大概是他们第一次听人这么理直气壮地说自己‘背后有人’,也是第一次听在耳中觉得安心。

百衲道人立刻就想到了赵以孚的师门,随之哈哈笑着说:“是极是极,他背后的势力大着呢,这小小峰林县还不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孙正颌此时只能赔笑。

赵以孚则是道:“好,今日暂且休息,明日我就先从这峰口镇附近的地开始重新丈量。”

孙正颌脸色不太好看,但还是应了。

赵以孚也不知他作何想法,但是在他看来这种事情该是如何就是如何,也犯不着有什么迟疑。

这日的晚餐时间就这么过去了,这孙正颌给赵以孚和百衲道人特意安排了一个很好的院子居住。

而赵以孚正犹豫要不要开始练回‘守仁法’呢,百衲道人却忽然在外面叫他:“长夜漫漫,不如聊天?”

赵以孚无奈,随手搓了搓已经在屋里的榻上睡着了的那只肥猫,这才带着依依来到外面。

结果却看到百衲道人正架好了一个烤炉,而烤炉上则是放着五个地瓜。

百衲道人则是在旁边一边扇风一边道:“来,我们烤地瓜吃。”

“刚才那顿晚饭虽然有趣,但吃着实在没滋味,也吃不饱。”

赵以孚抱着依依在他旁边坐下,然后说:“我看你吃得挺欢啊,这么快就饿了?”

“说起来,难道前辈不必辟谷修行吗?”

百衲道人闻言一愣,随后叹息道:“你当所有人都和你一样有上等传承?”

“我们这种散修所修功法可没那么高的炼化天地元气的效率,故而还是需要通过不断进食来维持身体所需。”

赵以孚听了露出恍然之状,随后仔细琢磨其中的味道,慢慢的就发现自己其实也已经肚子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