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6章 同人不同命  莽书生的水墨修行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是作为老师的角度,重点夸奖了赵以孚的进步。

这就是有师父和没师父的差别了。

没师父的如文盛,大家只会评价他的作品好不好。

可是有师父的如赵以孚,就会让人把关注点放在他进步了多少上面……至少基调是这么定下了。

啧啧。

文盛再一次抬起了头来,他的头颅非常高傲,只是那脸上的两个‘坑’里却已经蓄满了水……不让这水溢出来便是他最后的倔强。

而定了基调之后,大家就都纷纷开启夸赞模式。

“的确有几笔画的不好,只是此画胜在一气呵成的顺畅,让人观之自然赏心悦目,不自觉就会忽略掉那些瑕疵。”

“如此画风倒是已经可以自成一统了,然我独爱这画中意境,其远景写意,显得画面宽阔无比而又不失画中人之出尘。”

“我倒觉得他将法术与画技结合起来的做法十分有创意……”

一群人纷纷点评,有好有坏,但总体来说还是在夸赞的。

这可不是客气,阳和灵气为证。

只能说,赏析时的心态角度不一样,对作品的看法也会不一样。

若是带着挑刺的心来看,那自然哪哪都是问题。

可如果带着鼓励的心来看,那么看到的自然也都是优点……前提是在大佬们眼里有优点可寻。

赵以孚感受到了大佬们的关爱,心中感动。

最后轮到掌门秋鱼子点评了。

秋鱼子看了又看,却先问:“你这小儿,落笔的同时多以泼墨术辅佐加快作画速度,但你可知你那多处瑕疵也是由此而来?”

赵以孚听了认真地点头道:“弟子知道,只是弟子作画时常常会有迫不及待抒发心中之意的感觉。”

“用笔太慢,往往画未完而心已空。”

“曾试过用泼墨术,然泼墨无锋芒棱角,还需画笔勾勒。”

“故而想到了这个办法,只是泼墨终究有些控制不好……”

随后他认真地说:“等弟子精修本门的《丹青万象法以及继续磨练《壬水八式和《泼墨术,应当能够改善这种情况。”

文盛在旁听了有些茫然,他没想到赵以孚竟然会在这个时候聊起了‘修行’。

这不是在品评他们作品的文会吗?

谁知秋鱼子闻言十分满意地点点头道:“那就好,你始终记得自己的根本是什么,这很好。”

而后秋鱼子又问:“听闻你得到了一件异宝,以此沟通了祖师?”

赵以孚一下感觉有些尴尬,不知道掌门发现他将那请神图上重新画上了文衡帝君会有什么想法。

他只能硬着头皮道:“回掌门,弟子的确是机缘巧合请得祖师一缕神念下凡来。”

“不过祖师在传了一谱仙曲、一盘残局以及一首仙诗之后就离去了。”

秋鱼子指了指他说:“你别漏了,那幅画本身就算是祖师传下的画作。”

“所以这一次祖师显圣,是对我们丹青门琴棋书画四道的特别指点。”

众人听了都点了点头,同时也非常惋惜,若是能够始终保存那幅请下祖师神念的画来就好了。

念及此处,众人纷纷以怨念的目光看向了梁中直。

祖师见梁中直而走的事情大家已经听说了,只以为是梁中直冲撞了祖师。

对此梁中直只觉得一阵难堪,脸上也是臊得厉害。

赵以孚眼见自己师父受此委屈,忍不住就开口道:“掌门,各位长者,弟子觉得祖师离去只是因为已经传下了妙法便不愿再在凡俗耽搁。”

秋鱼子闻言莞尔,指了指梁中直道:“你这徒弟收得好啊。”

众人看向梁中直的目光也变得羡慕起来了。

徒弟资质怎么样另说,但愿意、敢于在这种场合帮师父出声,这在大佬们眼中就是好徒弟、好孩子。

梁中直也是露出了欣慰的神色,先前受的那些委屈早就都抛之脑后。

只是秋鱼子却不想让这事就这么过了。

他再次道:“不知你们想过没有,为何祖师愿意应一刚入门的后辈弟子所请,也愿意在另一个无甚才学的弟子外门弟子面前弹奏?”

这话其实还有下半句,那就是:为何祖师见不得梁中直?

只是照顾门人心情,秋鱼子没有明说而已。

梁中直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想过很多,也有了自己的答案。

他出列道:“盖因祖师虽喜文事,却终以丹道为根本。”

“君信与明道二子,虽拙于四友却贵在一颗向道之心。”

“故而我以为祖师不爱我以书画之轻狂心,独爱二子坚忍不弃之向道心也。”

秋鱼子击节而赞:“彩!”

但秋鱼子又说:“你因书画而轻狂,实乃你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