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
这真是瘟疫啊!
众人无不色变。
刘禅赶忙再命各军官回营,排查大汉将士有无病患。
之后才又去排查从蜀中汉中带来的役夫徒隶。
总算有个好消息,由于俘虏本就是被圈禁起来隔离的,所以疫病似乎还没有传染到大汉这边,局限在了俘虏营里。
“陛下,把这些患了瘟疫之人杀烧了事!”天子行营内,魏延第一个提出了建议。
俘虏本就没有什么人权可言,不少人都赞同魏延的提议,从源头解决问题干脆利落。
刘禅当即摇头:“不可,要是把他们杀了,往后再有人患病,也会把自己藏起来,到时一旦大规模传开,想控制也控制不了了。”
刘禅估计,此刻的俘虏营中估计就有不少人不敢说自己病了,害怕被活埋焚烧。
某些地方处理疫病,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魏延见天子对自己的万全之策表示反对,脸色似有不悦,沉默起来。
刘禅似乎没看到,只根据后世防疫的经验道:
“将染病之人及他们同帐之人全部迁至水源下游,独树一寨,集中安置。
“十日内曾看管过俘虏的士卒也全部移至别营休息,教他们无须惊慌,发些赏赐,日赐肉食安抚。
“此外,所有被隔离之人,饮食使用的器物,日常衣物被褥,不得与他人混杂。
“五丈塬上下,所有厕坑全部洒石灰后填埋,重新掘厕。
“被移至别营隔离者,须出营百步用厕,用完即埋。
“再从营中挑出可任事者,命他们负责营中秩序,饮食药物皆送至营外,令其出营自取。
“还有,自今日起半月内,各军增加樵采,炊事者熬煮沸水,晾凉而饮,所有人禁止再饮生水,违令者责五杖,再违者倍之。”
刘禅连连下令。
行营中一众臣僚一阵惊奇。
既没想到天子对防疫之事如此重视,更没想到天子还能说出如此细致的处置手段。
刘禅只能解释,自己在皇宫的藏书中见过类似的记载,就记住了。
对于隔离一事,随丞相征过南中的众臣没什么好说的,只不过天子做得更加细致极端罢了。
令众人颇为疑虑的,反而是最后一条:各军禁喝生水。
事实上,不喝生水之事,刘禅三月就开始在军中推广,但遇到的阻力很大。
一是薪柴是种难得的资源,采集很耗人力,干这事的人多了,干别的事的人就少了。
二个,是实在缺少储存熟水的器皿,喝生水多方便,直接到河里掬起就喝,还不用跟别人共用一个水碗,似乎更干净。
三,则是很多人喝了一辈子生水,也没觉得自己喝出什么毛病来,对熟水反而抗拒,觉得多此一举。
刘禅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玩累了就到缸里舀一瓢生水就喝,在学校里也是直接对着水龙头喝自来水,根本不听大人的话喝什么白开水。
那时候,爱国卫生运动都已经过去五十年了,他观念都没有养成,何况是现在。
甚至在没有条件的时候,什么臭水塘,烂泥沟,水面浮着动物尸体的生水,渴极了的军士也是掬起照喝不误,根本就没有不能喝,或稍微煮一煮杀毒再喝这个概念。
所以刘禅“不喝生水”的提议,几乎得不到下面人的理解。
士卒们骂骂咧咧觉得没事找事,军吏们每天大把事情要做,也不愿在此事上劳心费力,所以很快便无疾而终了。
刘禅对此也无可奈何。
政策是好的,但最底下行政的军吏对政策不理解。
你按着他们的头逼他们执行,他们给你来一个过度执法,对其他更重要的事情消极对待。
到时就是悔之无及,甚至还有损天子威望。
但现在疫病真的来了,还是曹魏那边的人带来的疫病,必须慎重又慎重,就算底下人再不愿,也必须严格实施一段时间了。
刘禅本来还欲在行营组织一场像样的筵席,犒赏一下自陇右得胜而来的众文武,松解一下他们紧绷许久的神经。
但现在疫事一出,倒也没了开筵的心情,只是简单地聚在一起吃了顿便饭,喝了几杯酒水,大伙便各自离去,忙活起来。
次日,该移营的移营,该隔离的隔离。
俘虏营中但有身体不舒服的,必须第一时间上报。
一旦发现患病却隐瞒不报,那就直接处死了,没什么好说的。
煮开水喝熟水的卫生运动,也有条不紊在军中展开。
这一次阻力没那么大了,毕竟战事已毕,军士们除了日常训练外,也没太多烦人事要做,接受起来更轻松些。
再则是,刘禅这个天子的威望在这两个多月时间里,通过战争获胜与恩威并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