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8章 总归要种田的  三国:王业不偏安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时,大多也已经释怀忘却,更难有人力物力,到千里之外移一具尸骸。

下午,刘禅传下口谕,将伤重将死的战马全部宰割。

又从先前自张郃处缴获的牲畜里挑出百头驴羊,全部烹为肉羹,烤为肉炙,大飨士卒,就连役夫也都分到了一碗羹。

四月十九。

刘禅终于结束了斜谷口的劳军抚恤之行,带着五百轻骑回到了五丈塬上。

他从成都带出来的五百虎骑在与曹真初战时便减员两百多人,减员十分严重。

于是便让羌王杨条为他挑选了百名值得信重的精锐羌骑,补为虎骑。

曹操的虎豹骑,事实上有许多就是这么从乌桓骑兵、匈奴骑兵里精挑细选补进去的。

羌勇们自然是愿意且激奋的,这也是刘禅给羌族勇士们开辟的第一条升官之路了。

感情与忠诚度都可以后面靠恩赏慢慢培养。

刘禅与赵广率领的二百龙骧郎经过两个多月的磨合,已经培养出了不弱的“情感羁绊”,可谓有成功的经验在身,不怕羌人养不熟。

无非就是熟悉羌人行为处事的模式,熟悉他们的风俗,再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嘛。

刘禅已经很熟悉这套流程了。

先让这一百羌人转职成的虎骑尝到点甜头,树立榜样。

再通过一套功勋体系,激发羌骑们立功的欲望,慢慢把他们引到虎骑这个体系里来。

羌王杨条于是又兼一职,成为了大汉的虎骑督。

虽然杨条似乎是个大汉死忠,但总不能真当人家的面撬人家墙角,还是要讲点人情味的。

刘禅刚回到行营没多久,行军工部主事马秉便急匆匆前来觐见。

“陛下,您吩咐工匠们制造改进的那两件农具,今日已有工匠将雏形造出来了。”

“哦?”刘禅登时一喜。

这两件农具,毫无疑问,自然便是历史文里已经被写烂了,却实用到二十世纪仍在广大农村普遍使用的那两大件了。

一个当然是老掉牙的曲辕犁。

还有一个,就是同样老掉牙,但却极适用于关中平原的龙骨水车。

已经四月末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春耕早已错过。

但五月还可以种点大豆杂粮,三四月一熟。

然后九月十月的时候,刚好可以种点冬小麦。

蜀中汉中气候较暖,其实没几人种麦,部分种粟,部分种稻。

关中气候干冷,却也没多少人种小麦,绝大多数种的粟米,这是习惯与经验使然,大多数人轻易不愿意打破惯性。

所以关中缺麦种,不过五月陇右就麦收了,到时候留些麦种,再去姜维家里弄点种麦的人才出来,传授下经验。

到时候,让大部分仍处于一年一熟制的中原人看看,什么叫作先进的两年三熟制。

再让他们看看,冬伏夏收的小麦是怎么旱涝保收的。

(本章完)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