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9章 钧峰  大赤仙门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9章钧峰

益州,阆中郡。

群山连绵如城关,山根下厚重地气弥散,峰峦上则有棕黄戊光升腾,乘清风入天际,化作片片灿烂云霞。

太虚之中,一着杏黄华服,生的贵逸非凡的青年正凝望着山脉中的种种异象,面上有些玩味的笑意。

杏黄的离火在他身旁悠悠燃着,一阴附丽,二阳重明,如光明依附于正道,神圣无比。

此时虽是春季,可以他立身之处炎气升腾,已如盛夏一般,草木发蔫,不复先前的青郁。

坎水清浊之流徐转,自其身后行来一女子,着一身素雅的黄衣,佩黑白长剑,背青铜剑匣,面如桃李,美而不失其锋。

两人都已是神通,自然能行走太虚,看见其中盈满的戊土异象,以及上方挂着的一处秘境。

这种异象进而影响到现实,让整片阆中郡都受戊土之气浸染,群山共振。

“你附圣丽】已成,都修到第二道神通了,雷部的那宋世明还在闭关,是不是有些太慢了?”

坎流运转,背剑女子有些漫不经心地发问,身形在天光照耀下有些虚幻,如同薄纸。

“社雷难修。”

宋世仪神情并无变化,只是声音中有些幸灾乐祸,周遭的灼热之意更盛一分,让他身旁的公孙昔微微皱眉。

“能不能收敛些?每每随你出来奔走,到处都是一片酷暑,草木焦枯,看着烦心。”

“我以朱明令】突破,这神通又称燔炎夏】,自然要这般施为。”

这位宋氏的新一代真人语气十分坦荡,丝毫未顾及下方山中的焦热之状,让一旁的公孙昔叹了一气。

“这一处秘境是古蜀的哪一位宗室?所居之处有这般气象,想来不是寻常人物。”

“钧峰王】,陈卫义,泰衡一代的人物,是戊土帝君的孙辈,在洞天中也有封地。”

宋世仪语气中有些感慨,悠悠说道。

“他修戊土,交游甚广,不以帝裔自居,当初蜀亡还有大人出手,保了他一支血裔,随着清源庙】一道升入仙天。”

一旁的女子稍稍摇头,叹了一气。

“除去赤云保下的那支,剩下的蜀国帝血,应当就是钧峰之后,这一脉倒是断的干净,居于少阴仙天,未曾理会过仅剩的帝血。”

“他们哪里敢?”

宋世仪的目光却是始终锁定太虚之中的一片秘境,时刻关注其中变化。

“蜀国偷证伏土,牵扯的因果何其大,纵然清源庙】的大人仙威盖世,可也只能保这一支罢了。”

“戊土被藏,诸修要寻,才让一支帝血和蜀民活命,如今本可留些,但国师大人看着,我等也只能听命。”

他言辞中并无什么情绪,无喜无悲,只低声道:

“若不是出了个社雷的变数,戚国师的手段你也知道,黑煞魔道的种种禁术他可是研习了不少,血祭算是最轻的了。”

一时沉默,二人无言,皆都注视着太虚中的异象,如同泥塑。

正在此时,戊土玄光开始如水波一般颤动,玄鸟鸣声响彻太虚之中,上方悬挂的这一处秘境却开始剧烈动摇,引得外界山脉随之震动。

上方秘境之中,棕黄的戊土玄光却渐渐止住,转而有柔白的己土之光升腾,整片太虚中开始显化出种种旧史异象。

交游四方,驱策英灵,拜见仙道等等,都是这位钧峰王昔日的所作所为,记载于蜀史之中。

宋世仪的眼中霎时有光彩变化,离火之性升腾不安,他几乎有些按捺不住,看向身旁的公孙昔,急急问道:

“是稷土之物?”

“正是。”

公孙昔声中有些忌惮,一旁的宋世仪面上却是显出些异样的神采。

稷土,即为己土之别称,本应在五谷、神明等等,可其最为重要也最为神妙的意向,乃是史官。

对应这司史意向的灵物极为难寻,莫说紫府级别的,就是筑基的都难得一见。

若要问为何.

宋世仪却是将目光稍稍在公孙昔身上停留,这位纸人便是出自白纸福地,以己土之妙,自奉史中走出。

戊土归于昆巍天中,诸修还能大力气去寻,可己土同样神妙,却未有一人敢去尝试谋划。

宋世仪驾驭离火,向上行去数步,似乎要走入那一片己土玄光的覆盖中,催动神通,离火延伸而出,欲要附着在这一片己土之光上。

原本汹汹的离火遇上这片柔白的己土之光,瞬时失去威势,炎夏之意不复,让宋世仪眉头稍皱。

而这一片柔白之光却如受惊,迅速向着上方遁去,渐渐化作一个圆点,就要收束。

公孙昔踏前一步,坎水神通自行运转,有灵欲清浊之变,上善顺流之德显化,她并不拔出腰间佩剑,而是取出身后的青铜剑匣。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