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5章 铺路!(4k)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过洛党与王安石也有不同,比如王安石特重法,而洛党偏重人。程颐曾说:“善言治者,必以成就人才为急务,人才不足,虽有良法,无与行之矣。”

而蜀党则是以苏轼为首,对政事的看法较洛党柔软,言事论理不执于一端,所以他们并不强调某种理念,也不认为某种制度独胜。

原本这两党领袖之间只是因为趣味、性格表现不同,比如洛党领袖程颐“不欲为闲言语”,援古句“吟成五个字,用破一生心”,说作诗是浪费生命,所谓“可惜一生心用在五个字上”。

蜀党领袖苏轼则极好词采,以为“世间乐事无逾此者”。

性格上更是大相径庭,程颐严肃有余,完全没有幽默感,苏轼则是在诗文书画诸方面都极显才华的大才子,性格中“活泼”的成分也较多。

不过这些不同其实是没有关系的,但曾布最近听说因为苏允成为官家侍讲一事,蜀洛两党之间产生了一场直接的对决,这场对决之后,洛党最近对蜀党意见极大。

朔党不同于洛党之处,在于朔党多为实务派官员,所以较重经验。

洛党特别喜欢讲唐虞,讲三代,讲“王霸之辨”,而朔党不讲。

不讲三代那样玄远的理想,而注重王安石与洛党看不起的汉唐经验,主张通过权衡汉唐的利弊,来进行逐步的改良。嘿嘿,今日朔党的刘挚亲自弹劾蜀党的苏允,这以后蜀洛两党之间恐怕也要大起波澜。

这是好事啊!

曾布心中嘿嘿笑了起来,如今朝堂之上,洛党势大,蜀党次之,朔党最弱,当然,他这种独行侠若是没有党争,可能是会被排挤的,但若蜀洛朔三党斗争起来,那可就是他的机会了!

斗吧斗吧,斗得越凶越好!

想及至此,曾布干脆闭上了嘴巴,也不与李常使眼色了。

想要让他们斗得更凶,自然是让稍弱的蜀党手上有更多的权力,这样他们斗起来会更凶!

苏允此人跟他两个叔父不同,他那两个叔父打嘴炮最厉害,但这个看其行事,果然有韩忠献之风,行事既有谋略,又有不拘一格之意,这才刚当上工部尚书,立马就要开始谋夺权力了。

呵呵。

这个可不是什么安分守己之人,他获得一些权力,必定会与洛党、朔党产生更大的矛盾,到时候等他们斗得三败俱伤之时,便是自己的机会了!

曾布李常这两个当事人不说话,吕公著已经表态同意的情况下,其他人大多是持与自己无关的态度,因此这事情便算是没有太大的障碍了。

高太后本着权力平衡的想法,将三部衙重归工部,但还是嘱咐苏允道:“治水屯田皆是国之大事,苏尚书须当用心。”

苏允见事情尘埃落定,顿时大喜。

今日原是无妄之灾,无端端被人弹劾,但没想到竟是不一点代价,反而将三部衙给收了回来,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

原本他是打算拿着清明上河园的收益去贿赂诸大臣家族,换取他们对工部的支持,然后将工部的权责收回。

但今日反而这刘挚的弹劾,将这事情给摆到台面上来,经过自己的临时应对,以激将之法,让曾布将三部衙回归之事摆在台面上。

又以权力制衡的说法说动高太后,竟是能够不付出诸多的利益将其收回,这可真是令苏允大出意料之外了!

苏允赶紧回应道:“是,臣定当将此二事放在心上!”

此事议定,退朝之后,苏允颇是意气风发走出大殿,外面朝阳阳光洒落,苏允顿时觉得心胸一畅,天地一宽亦!

不过,事情是议定了,还得仔细落实下来,但苏允已经是不用过于担心了。

此事那是太后、吕公著、曾布等人当着众大臣的面前定了下来,大势已成,就算是有人想要动手脚,亦是难当大势矣。

不过苏允也不敢大意,仔细思量了一番,随后做出了决策:清明上河园的股份不仅要送,而且要送得更加干脆!

不过这会儿可不仅仅是出于工部的考量,而是要给自己的仕途进行铺路!

接下来的五六年时间里,吕公著、吕大防、范纯仁将分别共同执政以及独自执政,一旦结好这三人,那么这五六年时间里,他定然可以再进一步成为宰执!

……

这一日,范纯仁处理完手中政务,便乘坐马车回家,刚刚下了马车,其长子范正民便迎了上来。

范纯仁见长子面色有些不对,赶紧问道:“怎么了?”

范正民低声道:“父亲,咱们去书房吧。”

范纯仁点头,大步走在前面进了书房,随后坐下道:“怎么回事?”

范正民从袖中掏出一个短筒,抽开活塞,从筒中倒出一卷文书递给了范纯仁。

范纯仁接过一看,有些讶异道:‘清明上河园的股份文书?这玩意你怎么有的?’

范正民赶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