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4章 天无绝人之路!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几天,主管财政的三司使张方平就给他上交了一份财政报告,赫然写着八个字——“百年之积,惟存空簿”!

国家真是穷到快揭不开锅了。

在“富者益富,贫者益贫”的社会环境和“三冗”的现实危机中,大宋正在无可挽回地堕入衰世。

变革已经成为必然,宋神宗别无选择。

因此这才开始轰轰烈烈的开始熙宁变法。

熙宁变法之中,固然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但不得不承认,熙宁变法给大宋注入了新的动力。

熙宁变法给大宋带来了更多的岁入,让国家有钱继续运营下去,而在高太后执政期间,因为尽数废除新法,国家实际上穷得叮当响,后来宋哲宗亲政之后,重启新法,这才有对西夏取得大胜的资本。

而高太后推翻新法只是罪证之一,关键还在于,是她激起的宋朝历史上最激烈、最残酷的党争!

甚至从元祐时期一直延续到宋哲宗亲政后,在朝的大臣无论是保守派还是变法派,都不可避免地卷入激烈的党争。

这其中,复杂微妙之处难以言表,既有保守派与变法派之间的政治之争,也有宋哲宗与高太后的冲突,还夹杂着许多无法说清的个人恩怨。

从她执政开始,这一场对朝廷进行大清洗,在短短时间之内,伙同司马光,将新法一党尽数贬谪!

以至于后世的王夫之认为元祐时期“进一人,则曰此熙丰之所退也;退一人,则曰此熙丰之所进也;行一法,则曰此熙丰之所革也;革一法,则曰此熙丰之所兴也”。

南宋朱熹亦是讥讽这种一切以熙丰划线的思路,是“闭着门说道理”,因而“矫熙丰更张之失,而不知堕入因循”。

在这般情况之下,苏允很难对这个高太后有好的看法。

再看那小皇帝,只见其眉清目秀,虽然低眉顺眼,但苏允依然看得出来这个孩子的确是个很聪明的孩子。

苏允跟着众大臣一起给高太后以及小皇帝见礼,随后众大臣开始给高太后进行汇报,然后基本上是朝着高太后,却不再对赵煦汇报。

苏允只是听了一会,然后便看向小皇帝,然后忽而一愣,因为他看到赵煦在朝他眨巴眼睛。

苏允一愣,随后忍不住露出笑容,与赵煦点点头展颜一笑,然后小皇帝似乎是很受鼓舞一般偷偷笑了起来。

(本章完)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