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诗案事起,张璪以知谏院的身份参与推治,竟蓄意致东坡于死地。
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曾奉劝神宗宽恕东坡,张璪竟然火冒三丈,当面责骂王安礼,其唯恐东坡得以免死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这会儿苏允若是进了小经筵,就是被承认的经义大家,眉山苏氏复起之势便再起了。
让张璪等人十分不安的是,不仅苏允回来了,苏辙亦是回来了,那接下来苏轼是不是也好回来,好嘛,还有司马光、文彦博等人,是不是也要回来了?
这是一个极为严重的政治倾向!
不过……
赵顼轻轻笑了笑。
这亦是他有意为之。
推动苏允成为赵佣的老师,给赵佣寻一能人为师长,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原因,则是近来王珪等人在改制上渐有懈怠之意,他借此敲打罢了。
改制的阻力还是有些大的。
一来是要裁撤了不少的部门跟闲官,这一点让大多数官员都十分排斥。
二来对于王珪等宰执来说,原本政事堂身兼多职,权力是很大的,皇帝都不能轻易插手。
但若是回归三省六部制度,那么三省之间相互扯皮,到时候谁说话算话?
还能有谁,便是皇帝呗。
所以,对于宰执来说,这改制便是奔着削弱他们的权力而来的,如此一来,动力自然没有那么大了,没有动力,便有些懈怠下来了。
原本赵顼倒是想着慢慢改便是,但是最近他身体急转直下,他心里便着急起来了。
因为连他都做不好此事,恐怕后代子孙恐怕没有谁再能够推进此事了。
所以,用旧党来刺激一下王珪张璪等人,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要变法没错,但若是惹恼了朕,朕干脆让旧党回来,改制不是新法,也并非非你们不可!
赵顼感觉有些疲倦,招来孙思恭,道:“探听一下,其余人的态度如何。”
孙思恭赶紧领命而去。
张璪气冲冲回了政事堂,王珪正在政事堂处理政事,见得张璪回来,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张璪道:“王相公,聊聊?”
王珪起身走向后堂,那里比较僻静,不怕有人听见,尤其要避开章惇蔡确。
都是新法一派,但派中有派亦是正常,王珪与张璪等人走得近些,章惇蔡确走得近些。
而且,章惇最近与旧派关系越来越近,已经是引起了王珪张璪的注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