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8章 那我没有问题,就怕他们受不了!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吝惜对孟子集注以及对苏允的夸赞。

苏允听到此处,问道:“这孟子集注,能面世?”

章惇点头大声道:“为何不能面世,必须得面世!”

苏允道:“若是面世,势必引来诸多诘难,若是到时候我与若姐成亲,势必亦会连累到叔父您这边。”

章惇哈哈大笑起来道:“那老夫也能够蹭你的名气矣,千百年后,可能无人会记得宋时的参知政事章惇,但依然有人会记得苏允之岳父章惇矣。”

苏允闻言,一揖到地,道:“小婿拜见岳父大人。”

章惇扶起苏允,十分感慨看着他,道:“了不起,真是了不起啊

孟子集注一旦出世,无论别人如何攻讦你,你都将跻身当世经义大家的行列。

他们可以仇视你、诋毁你、攻讦你,辱骂你,但不会再有人无视你矣!

只是,你自己却须得做好准备,虽然不会有人拿什么手段来对付你,但被人辱骂攻讦,所承受的压力亦是前所未有的。”苏允笑道:“他们骂我的话,我能骂回去么?”

章惇点点头道:“辩经嘛,不就是他骂你,你骂他嘛,自然是可以的。”

苏允点头道:“那我没有问题,就怕他们受不了。”

章惇不由得哑然失笑,近来他听说过一个有意思的说法,叫眉山苏氏,骂人最能】,从苏洵开始,至苏轼兄弟,都是骂人的一把好手,大约这苏允亦是如此?

章惇道:“官场的事情你无须操心,我给你挡住,哦,是了,太学里的月试、年试什么的,你也别过分操心,去体会一下科举是什么样的就可以了,考得好坏并不重要。

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将这孟子彻底的吃透,尤其是你提出来的新理论,你须得做到心中有数,一旦有人拿出来攻讦你,你必须能够将其驳回去。”

章惇一边说一边思索,随后道:“这段时间,我来帮你打磨这本孟子集注,另外,你的孟子乃是子由给你传学的吧?”

苏允点点头道:“正是由子由叔父开解。”

章惇点头道:“我不是治孟子的,对其研究不够深,我先帮你打磨一番。

另外,我想办法让子由回来,让他来帮你再好好打磨一番,做足准备再面世,这样可以转圜的余地便多了。”

苏允顿时有些惊诧。

按照历史来说,苏辙受乌台诗案影响,被贬谪监筠州盐酒税,在这个职位上,他足足干了五年,从元丰二年至元丰七年,才被量移为歙州绩溪县令。

所谓量移,便是指官员被贬谪远方后,遇恩赦迁距京城较近的地区。

而苏辙到了元丰八年,神宗逝世,旧党重新当政,才以秘书省校书郎被召回

而现在是元丰四年的元月,若是苏辙现在就回京,那可比历史上少浪费四五年的时间。

苏允面露喜色,道:“那可真是太好了,有子由叔父来帮我,这孟子集注肯定会更加完善,那子瞻……”

章惇知道苏允想说什么,摆手道:“子瞻不行,子瞻乃是乌台诗案当事人,许多人都盯着呢。”

苏允假意叹了一口气,他自然没有想过让苏轼回来,这会儿回来,对苏轼不是什么好事情。

一来黄州时期是苏轼诸多文章诗词最为高产的时候,二来则是这会儿新党当政,苏轼回来就会成为新党的靶子,估计就算是回来,没有多长时间,又得打包打包去地方了。

但他必须表这个态度,因为这事关孝顺大义。

章惇怕苏允有意见,又解释道:“其实若非怕提前泄露出去,我是可以在汴京找到治孟子的经学大家来给你打磨孟子集注的。

其他人我信不过,这才动了让子由回来的念头,但此时回来,对子由也未必是好事。

到时候你要多劝劝子由,让他谨言慎行,不要成为别人攻击的靶子。”

苏允点点头道:“是。”

章惇交代完这些,注意力又回到孟子集注上来,兴致勃勃道:“来来,我倒是看到了一些不甚了解的地方,你帮我解释解释,咱们也算是开始打磨了。”

苏允点点头,两人开始就着里面的注释观点理论之类的问题进行问答,这其实就是辩经了。

几乎一个新的学术流派的诞生,都必须经过这么一个阶段,只有辩经赢了大部分的人,让大部分认可,这门学术流派才会被承认。

当然,还有别的方式,就是直接传学,将学术传给学生,这个过程中教学相长,学生在问答的时候,亦是另一种辩经,通过无数次的修改完善,才会达到一个学术上的完善。

苏允太年轻,暂时没有办法走传学的路子,只能让有能力的人来帮他完成初步的辩经。

这也是章惇宁愿冒着风险,也要让苏辙回来的原因。

当然,还有一个考量章惇并没有跟苏允说,便是苏允与章若的婚事,若是苏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