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扩写,将二十一世纪学来的军事知识、政斗思想、经济知识换了个皮,直接套了进去,这便是苏允携带的私货。
所以,这本三国演义虽然还是一百二十回,但字数足足多了三倍,便是为了将这些东西给塞进去。
这才是赵顼看得废寝忘食的原因所在。
对于一个帝皇来说,若只是故事情节精彩,那也不算是什么,毕竟一个帝皇的生活,比任何故事情节都要精彩得多。
但赵顼却是能够在这本魔改过的三国演义之中,看到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无论是政治、军事、经济,乃至于对文化的反思等等,都有振聋发聩的见解。
赵顼赞许的与孙思恭点点头道:“你这老奴,倒是目光颇好,这本书啊,的确是很……”
赵顼斟酌了一下语句道:“……厉害。里面天文地理、历史、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都有极为深入的见解,许多东西令人耳目一新。
这本书,已经不能单纯用话本来形容了,这是一本足以当做帝皇学的书了。
一个皇子,若是能够将这本书上的知识给吃透,那他来当一个帝皇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就算不是英明神武,但再怎么着,都不可能是一个昏君了。”
孙思恭闻言大吃了一惊,道:“官家?”
赵顼摆摆手笑道:“不用担心,我老赵家坐了江山百余年,与士大夫共天下,以仁孝治天下,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不怕那些有的没的。”
孙思恭低声道:“需不需要将这本书给禁了?”
赵顼哈哈笑了起来,道:“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朕只是打了个比喻罢了,只是在赞赏这本书的奇妙,其实这其实是个好事情。
我大宋根本不怕百姓聪明能干,甚至代代皇族,谁不是大力鼓励百姓读书的?
百姓读好了书,亦是要货与帝皇家,人才越多,我大宋就越强,这不是坏事,反而是天大的好事啊!
大宋天下百姓万万,有多少人是读不上书,学不了东西的,经书子集没有名师,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
但这三国演义,只要能识几个字,便可以学到各种知识,而且这书倡导忠义,于我大宋朝堂,亦是好事一桩。”
孙思恭心下松了一口气,还好是当今圣上,若是换了太祖皇帝、太宗皇帝跟英宗皇帝,恐怕这苏允脑袋就得掉了。
当今圣上乃是英祖嫡传,乃是毫无异议的继承人,才有这般自信,才能够容下这样的奇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