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0章 潜力巨大的工程队  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0章潜力巨大的工程队

重新调整完接下来的制造计划。

苏武将目光再转向避难所的其它地方。

此时,地下四层的回收中心,在工程机器人和建筑机器人们的联手赶工下,基本被修复完毕。

只剩下隔壁的化学实验室,仍然还在维修中。

地下5层,目前已经开拓出来的空间,达到了1300多平米。预计在今天结束之前,可以扩张到1500平米左右。

这个空间,已经超过了避难所前4层空间的总和。

实际上等于让苏武的避难所规模,整整翻上了一倍。

“暂时已经没有什么需要干预的事情。”

“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苏武的心情在这一刻稍微放了下来。

生出了一种处理完所有沉重事务后的轻松愉悦。

忙碌了这么久,避难所总算在他的努力下。

又一次的踏上了正轨。

接下来,只要外界不出现太大的灾难和变故。他的避难所,就能一直沿着规划好的轨道高速往前行驶。

再看了看正在施工中的工程队。

如今的工程队,在外派出一辆矿石一型运输车组建采掘集群之后。

仍然还剩有18辆各种类型的工程车辆。

这些车辆,全部都经过了生存点的强化。而这也意味着,它们之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在之后不久,组建出一支同类型的集群出来。

到那时,如果还把它们都编在同一个工程队之中的话。

恐怕整个完全版的地下第5层空间,都不一定能够让它们施展开来。

而略过施工车辆之后,建筑机器人也进入了苏武的视野。

尝到了施工车辆集群化后的好处。

苏武对于建筑机器人的集群化,也有些跃跃欲试。

但这个想法却注定不能如愿。

相对于工程车辆较为简单的行为逻辑,建筑机器人需要面对的各种场景更加复杂。

它们躯体核心部位的智能芯片,单单是控制它们本身的行动,就已经相当吃力。

日常负荷都达到了80%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指挥一个集群,就算再带一台同体量的建筑机器人都不太可能。

“指挥同类不行。”

“那如果只是带上一些更简单的辅助单位呢?”

不甘心的苏武,想到了机器狗。

那种能够跨越复杂地形,携带更多工具和物资,同时又不会占据太多算力资源的机器。

在目前这种情况下,简直是建筑机器人最佳的帮手。

并且只要给建筑机器人配上两三只机械狗,那也勉强算是组建了一支机器人集群。

但可惜的是,机器狗看似很简单。

甚至在这个世界的联邦眼中,机器狗都不算太过先进的装备。

已经作为普通的制式辅助器材,普及到了部分的一线主战部队之中。

可依然不是苏武看一眼就能仿制出来的东西。

“只能等以后生存点有富余了。”

“用生存点强化一台出来,看看能不能仿制。”苏武有些遗憾。

可没有图纸,甚至连一件能够参考的实物都没有,再想也没辙。

别看江河市拥有几百万人,各种地铁和地下商场建的有模有样。

可在整个联邦的版图中,它其实仍然是一座偏远的小城市。

苏武就算翻遍这座城市所有人的家底,都不一定能找出一台机器狗出来。还不如自己用生存点强化一台来的现实。

机器人后边,还有一个组建集群需求的大类就是无人机。

并且组建无人机集群的难度。

要远远小于建筑机器人,甚至工程车辆集群。

它都不需要有任何一架生存点强化过的无人机作为指挥中枢。

直接接受避难所人工智能的远程指挥就行。

不过目前苏武手中最先进的无人机,也仅仅只是能携带10千克物资的快递级无人机。并且飞行速度也不够理想。

哪怕将这种无人机集群组建出来了,暂时也派不上太大的用场。

运输物资方面,大型货车可以做得更好。

战斗方面,无人机集群武装起来倒是相当可怕。

可现在。

苏武一方面有微型机甲在手。上面八枚原装导弹堪比八枚战术核武。电磁狙击枪和光刃热能切割刀的组合,再配合微型机甲本身超强的机动和隐身能力。也能单挑一支正规军队,并且轻松闯入任何一个大中型避难所里,击毙指定目标。

另一方面,之前覆灭千人武装的余威还在。不会有多少人头铁的还会继续过来招惹他。

这样下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