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是当初工程机器人和特种运输车发现倒塌的信号基站的地方。
如今,同样的时间点,同样的天色阴暗。
甚至还不是隔着屏幕,而是亲自抵达了现场。
面对附近那些嶙峋的怪石和古怪造型的丘陵,苏武的心态却已经截然不同。
不仅没有惧怕,反倒是还有些跃跃欲试的想要敲打一番。
随意的找了一块歪斜耸立的高大岩柱。
苏武抬起微型机甲手中的电磁狙击枪,指向那里。
位于屏幕正中的射击准心,在0.2秒的时间内便锁定了那块岩柱的中间位置。
在这里苏武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电磁狙击枪的瞄准,其实总共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他心中出现瞄准岩柱的想法之后,微型机甲响应他的意愿,将枪口对准了岩柱所在的大致区域。第二个阶段则是由战术电脑进行微调,将原本只是大致朝向岩柱方向的枪口,微调到精准指向其中最为薄弱的地点。
并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战术电脑微调锁定之前,苏武自己甚至都没有意识到那里才是岩柱最为薄弱的地方。
他仅仅只是有一个模糊的,瞄准岩柱并将它摧毁的想法而已。
这种现象背后的含义,代表着战术电脑具有极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和一定的自主决策能力。
论真正的综合性能,很可能还在避难所那个依托升级后的笔记本电脑,衍生出来的初级人工智能之上。
同时表现在外的。
就是苏武以后的战斗,可以漫不经心的随便将枪口指向敌人。
然后剩下的分析敌人弱点和瞄准,都可以交给战术电脑自动执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