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打空了火箭弹的k2系列农用无人机携带,空投至任意指定地点。然后在投放到地点后,自动展开作战型态,自主或者由避难所里的人工智能遥控攻击被标记为敌人的目标。
同时,除了外出战斗以外。它们在平时还可以被布置在地表的农家小院,以及地下避难所各个关键位置。作为常规的避难所防御设施。
“k2系列农用无人机的火箭弹是第一道防线。”
“折叠射击平台是第二道防线。”
“最后,配备自动步枪的建筑机器人,还有工程机器人,可以组成第三道防线。”
“这种阵容,除非面对成编制的正规军队,不然谁来了都不太可能攻进避难所里。”
指挥着改装后的k2系列农用无人机,在外边演练一番。
隔着屏幕,目睹它携带的一枚火箭弹成功点火,准确命中两百多米外的一座小山坡。
苏武心满意足的收工。
。。。。。。
接下来的几天。
一切顺遂。
大型货车继续昼夜不息的将从官方避难所购买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农家小院内。
然后经由建筑机器人挑拣,按照种类分别存放到避难所地下二层的制造中心仓库,生活物资仓库,以及地下三层的饲料种植区。一些不挑环境,耐存储的物资,比如水泥等等则直接堆到地表农家小院的简易棚子,甚至原本住人的两层小楼里。
在充沛的物资支持下。
苏武快速的完成了对地下三层养殖工厂的最后改建工作。让购买的鱼苗,待孵化的鸡蛋和鸭蛋等等都在里边顺利安家。
同时饲料种植区成百上千座无土栽培货架上,也全都播下了种子。只等它们发芽和成长。
而在此期间,因为避难所的工作量激增了许多。
苏武不得不又耗费15生存点,增加了三台建筑机器人,用来弥补劳动力缺口。
至此。
在苏武建造避难所的第二个月末尾,他的建筑机器人数量达到了七台。避难所开始有了一丝繁荣的迹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