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养殖工厂  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养殖工厂

6月22日。

避难所可以直接观测到的那一片群山上,火焰基本已经平息。

但笼罩在天穹上的阴云,不但没有消散,反而变得越发低垂和厚重。即使是正午阳光最盛的时候,也阴暗的仿佛像是来到了傍晚。

唯一的好消息,是外界气温不再疯狂攀升。始终维持在62度到65度之间,进入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也是在这一天。

伴随着苏武使用生存点,将铺砌在地面上的建筑垃圾,升级成融为一体的标准混凝土层。

整个避难所地下三层的挖掘工作,正式完成。

“避难所地下第三层。”

“就命名为养殖工厂吧。”

温度凉爽的控制中心。

通过控制台上巨大的屏幕,注视着人工智能实时绘制出来,规模逐渐成形的避难所三维地图。

苏武心中升起了一种目睹亲手种下的幼苗,正在茁壮成长的成就感。

他的避难所,已经变得越来越完善。

欣赏了一会儿全新的避难所地图。

苏武操作鼠标,打开一份早已经完成的文档,将里边的设计图传输给人工智能。为它添加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新增的第三层。

将以养殖为主,专门负责生产相对容易养殖的鸡鸭鱼三种类型的肉制品和蛋类制品。

这份规划,看似简单。

实际上里边各种流程的繁琐程度,堪称整个避难所之最。

因为它几乎等同于再造一个封闭的小型生态圈。

从饲料的培育,温度光照的调节,再到对鸡鸭鱼的育种,投喂和防疫,每一个环节都彼此息息相关。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导致整个工厂全面停摆和崩溃。甚至波及到避难所的其它区域。

“育种室,鸡舍,鸭舍,鱼池,还有屠宰生产线。”

苏武的视线,从设计图上,一个个用水泥墙壁隔开的建筑上一扫而过。

这些占据了养殖工厂最重要部分的功能区,除了鱼池拥有一百平米的空间以外,剩下的所有建筑,包括足以容纳最高两千五百只鸡鸭生活的舍区在内,加起来也同样只有一百平米。

剩下的整整五百平米空间,全部用于放置类似货架一般的无土栽培设备,负责种植鸡鸭所食用的大麦苗等产量大,生长周期短的饲料。

单单从所占的面积上看,比起避难所第一层水培农场,第三层的养殖工厂,更像是一个专门种田的地方。

而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在无法从外界采购饲料的情况下,只有建造出这么巨大的种植区域,才能满足整个养殖工厂的正常运转。

“现在暂时还没有鸡鸭鱼的活体,需要等以后从其它避难所采购。”

“对第三层的改造,用不着赶工。”

“把机械制造中心的那台工程机器人,还有充当保安的建筑机器人调过去慢慢施工就行了。”

“原本的工程队。”

“可以继续开工挖掘地下第四层。”

养殖工厂的装修改造,虽然过程繁琐。但是有设计图纸和人工智能的存在,真正需要苏武去操心的地方几乎没有。

在出于谨慎,对设计图进行最后的查漏补缺之后。

苏武便跳过了对于第三层的关注,开始让工程队着手挖掘地下第四层。

不管何时,努力向下扩展避难所的规模总不会错。晚上。

网络有了恢复的迹象。

苏武可以断断续续的通过网络,接收到一些来自外界的消息。

此时有大量的官方人员,冒险从地下避难所中走出,对于一些重要设施和关键的运输通道,进行紧急维护。

部分遭遇危险的私人和企业避难所。

甚至还能得到来自官方的救援,包括并且不限于整体转移至官方避难所,支援一定量的清水,急救药品等等。

不过江河市城区的电力供应,仍然处于中断状态。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有恢复的可能。

电力,成为了目前各个避难所中,最珍贵的资源之一。

初步收集了一些情报之后,苏武开始尝试与其他人联络。

聊天软件中,面向普通人的末日大群里,几乎所有成员的头像都是灰色。倒是那个由一些江河市本地私人避难所之主组成的小群里,此时大部分人都在线。并且交流的十分活跃。

“苏老弟上线了。”

“你那边情况还好吧?”

看到苏武在群里冒头,关系和他最为熟稔的钢铁避难所所长王建国,向他打了声招呼。

“还好,我这边是在郊区,避难所周围全是碎石滩。”

“基本没遇到什么危险。”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