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1章 周老师真不是人啊!(求月票!!!)  我的艺术太超前了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是真的把办公室当成家了是吧!

他翻动了一下论文。

里面介绍了三十几种建筑材料,在声学反射上的效果,但也只是介绍,具体,还是要实验来证明。

剩下的。

是大量的建筑结构。

和一些复杂形体。

这还真的是周老师的本专业,所以洋洋洒洒的绘制了无数个图。

这些构图和建模,很难想象,一个晚上就能够做出来?

不过,如果是周老师的话,那还真的是没什么了。

“周老师还懂建筑声学?”

周越转过头来看着他,很久没有说话,之后才继续的把目光放在图上。

“我不是说了吗?凡是建筑的内容我都懂一点。”

董阳无言了。

这建筑声学里面的公式,他看不懂。

但是有专业的人去测试,他们研究所里也有建筑声学工作室。

所以这个还是比较简单的。

是啊,周老师如果不懂建筑声学的话,怎么能够把内部的结构掏空那么多,做出来内部成果的又像一个乐器。

虽然里面要进行声学实验,才能够看出一些东西。

但是。

他确信,周老师能够把里面的形状,做到声学的最大化,这是一种无条件的信任。

周越没有多想,继续的讲解了下去。

“先前不是说了,内部和外部之间,用那些透明的幕墙来构造,这样可以让室内和室外的界限逐渐模糊。”

“但是正儿八经的演出厅,我用水曲柳这种材料包裹,这是以前人们打家具用的木质材料,声音的反射性能很好。”

“真正工程的时候,可以用木条把整个演厅的结构拼接上。”

“这个就需要工程实地去做了。”

“小剧场就没有那些条条框框了,我做了玻璃墙面,也是进一步的隔绝内部和外部的边界感。”

“这样一来,景色就变成了表演的一部分。”

董阳认真的听着周老师的讲解。

他在这一刻蓦然觉得,周老师是真正的想要在这个建筑上表达什么。

建筑是要融入到人与自然之中,人与人之中,和周边空间的建造之中。

甚至可以让人从两边的坡道徒步走上屋顶,让人和这个建筑能够有最直接的对话。

这就是建筑的本色。

不能模糊了“人”这个概念。

还有建筑物作为建造的一部分,也要和周边的环境相合。

周老师似乎每做一步,都有着他自己的考量。

“我觉得周老师的思考,在国内可能是前无古人了。”董阳笃定的开口。

周越只是轻轻的摇了摇头。

“之前,曹教授给过我一张图纸,那是他设计的一个科技馆,他把科技馆科技为中心的理念,设计到了极致!”

“当时我就在感叹,不能小看天下英杰了。”

“所以做设计永远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啊。”

“包括现在的你,今后可能走学术路线,可能走建筑设计路线,甚至是去做官。”

“尽量不要小看每一个人吧。”

周越觉得自己虽然有超前的知识,但是不能把这些知识作为高高在上的资本。

这就像是他在讲古建筑的时候提到的。

一些东西古人早就已经想到或者做到了,不要把他们理解为土著,只是你们使用的工具比较先进而已。

智慧这个东西,是很难用科技的发展去衡量的。

此前他以为自己的建筑理念,很激进,也很超前的时候。

曹教授直接给他上了一课。

所以在那之后,他就释然了。

建筑而已,知识而已,哪有什么高低之分。

(本章完)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