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锅从天上来
“是吗?这么简单?”一位领导不相信的问道:“正好我是高中毕业,当年数学成绩也不错,也在基层工作了十几年,这机床什么的我也都开过,你让他教教我,我试试能不能上手。”
李怀德哪敢了,再三的进行劝阻,但是领导再三要求,铁了心要操作一把。
领导固执的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就想看看你们这个分度头到底好不好用。”
“您这不是已经看到了吗?机床转的呼呼的,齿轮生产欻欻的。”
李怀特哪敢让领导亲自上手操作呀,哪怕他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这可是高速运转的机床,一个操作不好,要是工件儿飞了,这黄泥掉裤裆里面的不是屎也是屎啊。
可惜的是,李怀德的劝阻最终也没起到作用,只能在旁边那个工人的指导下,让这个领导操作一遍,每一步都要让这个工人检查一下,确保绝对的安全。
操作了两回以后,领导也意识到这个具分度头的好处,笑着对李怀德说道:“好啊,老李,有好东西你藏着掖着,怎么着,怕别人抢你的饭碗啊?”
“哪能呢?”
“如今生产齿轮的任务很重,有了这个分度头,就可以保证任务能够及时的完成,所以这个分度头一定要推广开来。”
李怀德借着梯子就上房:“推广去确实是个好主意,但是我想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我看不如这样,直接把所有的齿轮任务都交给我们厂,我们有经验啊,可以暂时划拨一个车间专门生产齿轮。”
另一个领导开玩笑的说:“老李,你这是想多吃多占啊?”
“哪能啊,我这不是从大局出发吗?”
这位领导却笑着点点头:“不过在当前的这种局势下,任务确实可以向你们多加倾斜,但是这个分度头一定要推广出去。”
“推广,肯定要推广。”李怀德开心的说:“我举双手赞成。”
另一位领导想了想问道:“这个分度头是谁设计的?我想大概应该是你们那个最年轻的八级工程师设计的吧?”
“太对了。”李怀德咧个嘴笑:“哎呀,真是没想到,我们厂自己培养一个工程师,竟然派上这么大的用场,现在我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知识就是力量。”
显摆,这就是赤裸裸的显摆,李怀德的嘴脸让这几位从部里下来的领导十分的受不了。
三位领导临走的时候,带走的是分度头的全套技术资料,这玩意儿太重要了。以后国家建设,哪儿哪儿都需要齿轮,有这个分度头,那就方便太多了。
第二天,大量的齿轮任务被下发到轧钢厂,技术科不得不增加了一倍的分度头,这样才能完成任务。
轧钢厂扩建的那三个车间也好了,都是拿旧仓库改的,这类建筑在轧钢厂很多,当年小本子为了扩张战争,疯狂的提升他们在我们国内的重工业产能,轧钢厂就是那时候的产物,那时候的规模还是很大的,只是后来碰到运输大队长这个败家子儿,他压根儿不知道什么叫做工业兴国,在等到解放,轧钢厂的业务早就已经萎缩了一半儿了。
现在把旧厂房改造一下,正好拿来做个新车间,上面调拨的机器也被运来了,刘华不得不停下手上的事情,给新车间安装设备。王大年非常恼火,这些天他们的研究突飞猛进,谁知道刘华一离开,立刻就陷入了停滞。
为此王大年跟马玉山抗议了好几回,马玉山也没有办法,扩充生产才是轧钢厂的当务之急,而且还是生产手动叉车,更是重中之重。
马玉山只能让刘华每天挤出两个小时跟王大年讨论一下科研任务,这已经是非常慷慨的决定,王大林虽然还是不满,但也不能枉顾了人家轧钢厂的任务。
不过两个小时已经够了,现在掌握了全套plc技术的刘华,偶尔一句话,就够王大年研究好几天的了。
厂里面也公布了新车间的工人名单,三车间的人赫然发现,易中海现在唯一的徒弟秦淮茹也被调进去了,但是易中海还留在了三车间,这就值得人回味了。
当易中海看到名单的时候,差点一口老血喷出,他一直拿捏着秦怀茹,现在秦怀茹被调走了,这还咋拿捏。
不知道是秦淮茹钻了李怀德的办公室,还是因为三车间周主任看不惯易中海,所以才把秦淮茹调走,总之受伤的只有易中海一个人,其余的皆大欢喜。
其实晚上下班儿才是大戏开锣的时候,自从知道秦淮茹要被调走了,易中海就没给她一个好脸色。
而秦怀茹这样一个精明的女人,又岂能放过易中海这个血包,一个劲儿的解释,不是自己想要调走的,肯定是车间周主任搞的鬼。
她那可人的小模样,再加上眼含泪水,看上去楚楚可怜。易中海竟然相信了一二。
“师傅,俗话说的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秦淮茹很绿茶的向易中海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