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攻守易形
阎解成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性格里多少带着一些桀骜不驯好逆反,师傅越不让他往上靠,他就越不服气。
借着运送工件的空隙,偷偷摸摸的靠了上去,想听听刘华这个黄口小儿到底能放出什么样的厥词?
刘华跟马玉山交流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快速使用分度头来确认齿轮的角度,这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因为大部分的工人,他们的数学素养并不高,总让他们计算,那生产效率就要大打折扣了。
刘华跟马玉山说道:“还是要编制一个使用口诀,就跟那个九九乘法表似的,朗朗上口,这样工人师傅们一想就知道怎么用了。”
“没那么简单,九九乘法表那是老祖宗多少年的总结。”马玉山摇摇头:“只能由深入浅,先教会他们,然后让所有工人一起总结,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两个人又说了一些数学上的事情,都是分度头需要的计算方法,听得阎解成云里雾里,他当年初中学的那些知识,早就就着棒子面粥给喝了。
阎解成拉着叉车灰溜溜的走了,刘华甚至都没有注意到他,没办法,阎解成本就是小人物。
“听了?”阎解成师傅嘲笑的说:“听懂他们说什么了吗?”
“我这一点钳工本事都不会,哪能听懂他们说什么?”阎解成暗戳戳的背刺了师傅一句:“等我学会了,我就知道他们说的什么了?”
师傅心里暗暗发笑,等你学会了,这两天拉个工件你都能趁机划水摸鱼,一点学手艺的态度都没有,能教会你,算我厉害。
跟马玉山闲聊还没有结束,那边分度头已经安装结束,刘华开始给工人师傅讲解怎么使用。
这是一个七级工师傅,解放前就已经在轧钢厂工作了,他没有多高的文凭,硬是凭着经验走到今天。
刘华下了功夫,用师傅听得懂的语言讲解了一遍,师傅还不是很明白,但是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有了一丝头绪。
他一边操作分度头,一边问刘华:“是这样吗,然后了?”
刘华连说带比划,小半个小时,师傅点点头:“懂了,虽然还没有正式用,但是我能够感觉到,你设计的这个玩意儿,用在齿轮生产的时候应该非常方便。”
师傅很娴熟的打开机床,然后一步步设定好齿轮开齿角度,刘华点点头,他就开始摇动机床进行加工。
第一次用,比较生疏,但是这也比他们平时生产一个齿轮用的时间要短的多,平常他开两个齿的时间,现在一个齿轮已经生产好了。
师傅直接呆住了,什么时候生产齿轮是这么容易的事情,自己之前每天拼命赶进度算什么?
“这么快?”师傅愕然的说道:“我知道好用,但是没想到这么好用。”
刘华摇摇头:“还是有点美中不足啊,需要改进一下。”
这次是技术科群策群力,相当于设计一个新产品,而不是刘华用金手指兑换,那兑换出来的都是成熟产品。
马玉山也点点头:“需要改一下,不过问题不大,拆了吧。”
师傅一下子就拦到机床前面:“你们把我拆了吧,我不知道你们要改什么,反正我这感觉挺好用的,要改进你们重造一个,这个就留我这。”“行吧。”马玉山点点头:“他们任务重,这个虽然有瑕疵,但可以将就用,咱们重新弄一个吧。”
之前翻砂铸造了好几个,重新加工一下,不到一天时间,新的分度头就好了,还是那位师傅的机床。
他现在已经用分度头一天了,有了一定的经验,再次换上新的分度头,用起来更加流畅。
刘华点点头:“这次对了,按照这个速度,咱们厂这次的齿轮任务,只要半个车间,一个月准能完成。”
“当然。”马玉山满意的说道:“速度提升了将近十倍啊,厂长这次腰杆又要挺直了。”
技术科的事情,李怀德并不知道,这几天都忙着求援呢,因为订单任务量太大了,除了把一部分任务先分给下属的一些机械厂,李怀德想着能不能用轧钢厂的轧钢跟别的富裕的厂换一些齿轮。
等他把这一切都忙好了,才有功夫查看一下厂里的事情,秘书把最近这几天的生产情况汇报了一下。
“不对啊。”李怀德摇摇头:“这个三车间打鸡血了,这两天怎么生产了这么多齿轮?”
“刘工他们设计了一款夹具,专门生产齿轮的。”秘书笑着说:“据说差不多能提高十倍的生产速度,这些天已经改装了五六台机床了,根据任务量,他们会改装半个三车间。”
李怀德皱着眉头:“这么说,那我出去联系的齿轮算什么,根本用不上啊,做的无用功。”
秘书点点头,李怀德气就不打一处来:“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为什么不跟我汇报。”
“您两天没来厂里了。”秘书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