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泥头车创人音乐理论,顶级打动。
“所以,终归还是吃上火锅了?”
李灿一行人沉默对视。
不愧是蓉城,就算不熬夜,早上也有火锅吃。
“挺好的,对身体好,早起不晕碳。”
“好。”
众人感受着这新奇的体验。
在李灿看来。
早起找火锅吃的难度甚至比不上找家有包间的火锅店。
“早上起来刚接了个单子,跟你们说一声,演出这段时间抽空我给弄完,咱们排一排。”
坐下以后,李灿便对着哥几个提起了大早上刚接到的任务订单。
“成,灿哥你拿谱子就行。”陈罡点头应下。“是要在蓉城表演的新曲目吗?”
“看情况,能行就可以端上来,不过大概率没问题。”
李灿点点头,环视一圈众人。
众人也没什么意见,从表情上来看,甚至毫无波澜。
这样的反应让魏强惊了。
虽然魏强是文旅上岸选手,但并不代表魏强完全不懂音乐圈的一些常识。
就李灿和陈罡这看似平平无奇的对话,放在乐队圈听起来那简直要炸锅。
乐队搞一首作品是相当耗费时间的。
每个人单练,熟悉,合奏,磨合,然后空窗出一些方便现场live演出的solo位置,或是一些相应的改变。
这一系列工作,哪怕速度再快,起码也要十天半个月。
而李灿一行人,顶多在蓉城呆一周。
但从陈罡和李灿的聊天里来听。
仿佛他们一两夜就能搞定一般。
“这么快?”
魏强抬起头,好奇的问了起来。
“我以前也和乐队有过交流,不过还真没看到这么快的。”
“都有谱子了,这哪里快?”
林锋摇摇头。
“乐队你也得看是什么乐队,别看大家都是所谓的一线乐队,但实际上哪怕是职业乐队,乐队成员的音乐素质差距,那也比人和狗的差距都大。”
“国际国内都是如此,顶级乐队里也不是没有野路子,乐队成曲的速度和主导者与成员的基本功相关,主导者精通编曲,成员乐理基础打好,速度没有那么慢。”
“.”
闻得此言,魏强嘴角抽搐了一下。
道理的确是这个道理。
但显然。
林锋口中的“基础”,和寻常人理解的“基础”很可能不太一样。
“流行作品而已。”
赵泽笑呵呵的摆了摆手。
dp乐队全员古典音乐出身,而古典音乐在表演上的基本功中。
“视唱”与“视奏”是非常重要的。
如字面意义上的一般。
基本功正常的职业表演者,都不需要如何熟悉谱子。
拿过来,扫几眼,就能演奏个八九成。
这样的八九成,指的是技巧,情感表达,以及音色音量处理等问题。
旋律?
那不是上来就能搞定的吗?
哪怕是林锋韩佳音这样的声乐,在扫一眼后,气口与演唱方法都能差不多的通透起来。
如陈罡这位小提琴出身的弦乐专家。
哪怕是职业级难度的作品,从未听过,也可以直接上手果断视奏。
磕绊或许会有,但不可能视奏不下来。
若是流行音乐级别的难度,那很可能连磕绊都没有,有磕绊那纯属溜号。
至于背谱。
流行音乐的谱面相当简单。
以周,或月为单位的背谱时间,指的是二三十页的长篇古典作品,演奏出来起底半小时。
在更简单,记忆度更深的流行音乐上。
不存在背谱这个说法。
市面上流行一些的作品,听熟悉了,甚至都不需要看谱子,上手就能直接扒个通透。
就好像lol职业选手学习英雄操作一样。
哪怕操作没见过,只要难度低,看一眼都能随便在对局里进行运用,甚至做的还能更好。
这种若是还需要练。
只能说,代表基本功的练习不够,所以需要在细化到作品时补回以前逃过的课。
但专业与非专业的壁垒是很厚实的。
在李灿一行人看来理所当然,甚至应该是必备基本的操作,放在魏强眼中就显得相当炸裂了。
一首作品。
一两天就磨合到能上大舞台演出的程度?
开了!没意思啊!
“稍稍给大家解构一下,已经有框架想法了,按照框架想法更好入手,也省下许多磨合的时间。”
趁着上菜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