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可是出家人?”
那人看懂了他的意思,连连摆手:“无妨无妨。”
迎着两人的目光,他神态自若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你倒酒便是。”
他的这番话却让苏轼和九叔面面相觑。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这句话他们可不陌生啊。
苏轼讶然道:“你是道济大师?”
那僧人也诧异道:“你听说过我?”
“哈哈,竟然真是济公!”
苏轼大笑,“我昨日还与人提及,没想到今日便能遇见了。”
回想着进入酒馆前后的感受与见闻,济公已经能了解到此地的不凡了。
他罕有地收起面上的笑容,说道:“我可称不得大师,不过一名寻常僧人罢了。”
九叔笑道:“佛祖座下的降龙罗汉,也属于寻常僧人吗?”
苏轼愕然地看向九叔,又惊疑地望向济公。
他本以为这是那个未来的得道高僧,如今发现似乎与自己猜测的并不一样。
降龙罗汉!
莫非他跟二郎神杨戬等人一样是神话人物?
“九叔慧眼无双,”济公说,“但佛前罗汉又如何,只有救人之力,而无济世之能,与寻常僧人又有何异?”
苏轼正想出言安慰,却见九叔深以为然地点头:“说的也是,和尚们只会夸夸其谈,干不了实事。”
苏轼眨了眨眼,没反应过来。
济公也怔了下。
他只是谦虚一下,这家伙怎么就给当真了?
“不如转入我道门吧!”九叔说。
济公的表情差点就绷不住了。
他捏着蒲扇,笑了笑:“九叔开玩笑了。”
“我没有开玩笑,”九叔一脸认真道,“佛门没有济世之能,但我道门有。”
“哦?”济公一脸不信地问道,“九叔能否细说。”
“济公可知道我最近在做的事?”
九叔问完也不等对方说,就将他主动加入组织,引导土改革命,传播科技知识等事情讲出。
“最多二十年,我必然让人人穿得起衣,吃得饱饭,不受衣食之忧。”九叔信誓旦旦道。
他原本对这种事情没有太大兴趣,但早些日子因为缺钱,在旁人的怂恿下介入政事。饶是他只是做了个牵线搭桥的作用,跟酒馆内其他客人合作,将一些未来的东西带到那个地球,但看着周围渐渐发生的变化,他也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
济公怀疑:“米面麻,均是来自田亩耕织,你让人人衣食无忧,究竟是慨他人之康,还是让天下人头滚滚?”
苏轼听懂了他的意思。
济公所言,无非是劫富济贫,或者改朝换代。
贸然劫富济贫可不是什么侠义行为。
贫富本就是相对的,而且人的善恶与财富无关。
就如那林间的松鼠一样,兢兢业业攒下一堆干果,比懒惰邻居富裕,难道能说它在作恶?
他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为官为政者应当鼓励为富者仁,并以税收等手段进行二次分配,把握好其中的度。
如此确保贫穷者可通过勤恳而富裕,富裕但懒惰者难以坐享其成,杜绝巧取豪夺,从而让整个社会充满生机,而不至于让贫穷者丧失希望,富裕者惶惶不安。
至于济公的第二重意思,他同样很清楚。
百姓穷困,一来是阶级固化,二来也受资源上限所致。
改朝换代,既是阶级洗牌,更是百姓人数的洗牌。
历朝历代那一个个看起来不起眼的数字,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无论如何,放在现在,济公所想的这些都算不得问题。
苏轼饶有兴致地看去。
九叔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只知道捉鬼抓僵尸的穷道士了。
他笑呵呵道:“济公要相信科技的力量啊。”
“什么科技?”济公不解,心说这莫非是道门新开发出来的某种法术不成。
九叔还没来得及说话,苏轼便笑着插嘴,向济公解释了一遍。
济公听得将信将疑。
通过那种什么科学耕种,就能让粮食产量翻倍?
还有那什么化工,能制造出廉价而漂亮的衣服?
他精通术法,当初在灵山时,也跟天庭的一些神仙有交往,但从未听说过这些事情啊。
“你说是凡人制造出来的?”济公问。
苏轼点头,说道:“求神拜佛,不如求自己,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济公仍旧难以置信。
他听说过一些可以让草木快速生长的法术,但那本就耗费神仙的灵力,根本无法长久。
凡人怎会做到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