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1章 新加坡投资的进展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国籍的人才行。”

“如果有了传媒,我们的业务宣传就方便多了。”刘华宇颇为可惜的说道。

杨文东则道:“直接的不行,间接的或许可以试试,但短期内还是需要你们自己,其实只要广告费给到位,各家报纸也不会不接单的。”

在部分敏感领域,新加坡的管控比香港还严,毕竟前者人家是个正规的国家,不会容许外资操纵传媒,这也是全球常态。

但外资想间接操纵也是行得通的,毕竟只要找个听话的本地人开报社就行了,再通过其他领域合作,给与对方一定的利益,那一般情况下,也是会配合的.....当然,杨文东并不会参与ZZ上的事情,只是想获得广告资源。

不过电视台就别想了,任何国家都会严格监控,只有背景没问题的人才可能获得,甚至还可能是国企管理.....与其考虑获得东南亚国家的电视台牌照,还不如再等十年,将TVB通过卫星信号传到东南亚更靠谱。

刘华宇回道:“好的,我也会安排人去拜访一下当地的知名报社。”

.......

几天后,10月6日,杨文东见到了刚刚从新加坡返回的郑志杰及魏泽涛。

“杨生,这顶楼的风景,还真是不错。”郑志杰说道:“上一次我来这里还是两年前,感觉一年时间就变化了不少。”

“你是做房地产的,香港这几年变化有多大,你还不清楚啊。”杨文东淡笑说道。

长兴大厦的顶楼,是能看到大半个香港的,所以偶尔杨文东也会安排人在这里放套桌椅,上来边欣赏美景、品味美食、再聊一些事情,感觉非常好。

只不过香港的夏天太长了,难得几个月没那么热了,大部分时候风又比较大,所以也很少能够上来,今天就属于刚刚好,太阳不热风不大。

郑志杰回道:“是啊,也就是今年地产价格跌了很多,不然变化更明显。”

“香港这边估计还会跌一段时间。”杨文东又说道:“新加坡那边我反而看好,他们那很像58年的香港,经济发展重新开始,政府也制定了不错的政策,还有就是那么多华人了,估计十年时间就能赶上现在的香港了。”

郑志杰也同意说道:“是的,我这边也需要跟杨生汇报这段时间在新加坡的进展。”

“行,说。”杨文东道。

郑志杰回道:“这第一件事就是我们的四季酒店以及长兴广场,新加坡政府已经同意我们的投资,地皮也是之前我们选择的,那两个位置杨生您也看过;

就是涉及到拆迁,按照新加坡的法律,拆迁是由政府负责的,所以还需要等他们拆迁完毕,然后才能转让给我们。”

杨文东问:“价格谈好了吗?”

郑志杰说道:“两块地一共550万美元。”

“倒是挺便宜的。”杨文东道:“香港四季酒店的地皮,当初竞拍的价格就超过这个数字了。”

新加坡四季酒店的地皮面积,可是要比香港这边大的多的,而长兴广场作为商业广场,面积自然更大。

郑志杰笑道:“杨生,这可是不好比的,现在新加坡的房价地价其实还是比不过1958年的香港,而且新加坡刚刚建国,正是吸引外资的时候,地皮方面也是有优惠的。”

这时,旁边的魏泽涛也说道:“对的,新加坡在这一块比香港强多了,我的工厂就是地皮免费,连前几年税务减免都可以谈。”

港府号称自由市场,所以政府不会对工业进行扶持,不管什么资本,都别想在这一块占便宜;要不是华人自己努力,那香港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工业实力。

“香港这边,的确比不了新加坡啊。”杨文东同意说道。

其实80年代如果港英负责一点,管控房价,再对香港工业进行引导、扶持,那转型也是有可能的.....当然,这里面原因很多,也不能全怪港英政府。

郑志杰接着说道:“只要地皮到手,两个商业建筑就可以开工了。”

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那码头呢?”

郑志杰回道:“码头这一块,新加坡政府倒是没有否决我们的投资要求,但限制我们的股份不能超过25%,也就是我们只能成为一个小股东,未来码头运营还是新加坡政府说了算。

不过他们也同意,我们的人,可以参与集装箱码头的部分管理及运营,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我们也没有相关经验。”

“25%?那也行,答应下来。”杨文东思考片刻后说道:“想拿下管理权的确比较难,这一次就当做学习了,我们内部也需要大量精通集装箱码头运营的团队,这样以后才能在其他地方的码头投资中获得优势,包括香港,以及未来的其他码头。”

一个大型港口,是不只一个码头的,了解过上沪浦东码头的就知道,而未来的香港葵涌港口,前前后后一共有9个。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