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9章 全民参与与慈善抗旱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会再与更多的农民合作。”刘华宇点点头说道。

杨文东又问道:“我刚刚还看到,我们卖水的货柜上,水都被卖空了。”

刘华宇点点头说道:“是的,这水卖的比鸡蛋与米都好,都是10L一桶的纯净水,本来价格才0.5元,最大的成本还是水桶。

但因为卖的太好,我这边都涨了2次价格,现在是1.2一桶了。”

“屈臣氏那边生产来不及吗?”杨文东问道。

刘华宇说道:“那倒不是,屈臣氏的水是很多的,消毒一下就能灌装,只是这塑料桶来不及生产,长兴实业那边现在又在做磨具了。”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那就回收水桶,跟饮料的玻璃瓶一样,不然有水却没桶,这简直就是浪费时间资源,还有就是让很多愿意买水的人买不到水。”

香港如今缺水严重,但屈臣氏不缺,不是说因为它是做饮料的就有特权,而是因为长兴航运自己去内地运水,那自然就有特权!

港府不给?那我自己去买一船水?行不行?

纵然水路还是要走自来水的管道,但自来水公司也会配合的。

因此,长兴集团旗下的各个大工厂、写字楼都是有正常供水的,以保证生意的正常,除非是长兴地产这种经常变动位置的项目,那就只能跟着水管走了。

刘华宇道:“好的,那我安排人在水桶上贴告示。”

杨文东点点头:“这样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不然花钱买的最多的是无用的水桶。”

虽说这种旱灾情况下能够买的起纯净水的,一般都是小有资产的,但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且水本身也是高频消耗品,一天两天受得了,几个月那就得钱包大瘪了。

能够替大家都省点,节省点塑料与电,也是好的。

“是的,杨生说的对。”刘华宇说道。

杨文东又道:“怡丰超市那边,这几天的人流量怎么样?”

刘华宇说道:“有所下跌,我们那天的感觉没有错,他们的服务质量,也是远比不上我们的,我偷偷做过调查,对我们持高评价的数量大概占70%出头。”

“那些商场店员,短时间内的确改变不了曾经的习惯。”杨文东淡笑说道。

能在香港置地旗下的商场做营业员的,估计本身就自带傲气了,而超市的本质是平民商店,服务还得周到,这又岂是置地能够随便学会的。

刘华宇道:“对,不过这些估计最终还是可以改的。”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杨文东道:“除了米面蛋之外。还需要尽量找一些可以优惠的商品,然后轮换着打折,不然这几样如果长期不恢复价格,消费者反而会当成习惯。”

任何离谱的事情,一旦做的时间长了,很多人就会觉得是习惯。

比如你做慈善,不停的给一个穷人家庭吃的喝的甚至是钱,一次两次人家会感激,给多了他们可能就会觉得这是你的义务,哪天你不给了,那反而会变成仇人。

超市打折也是一样,长时间打折,那就变成“正常”了,得适当的时候恢复价格。

而如果想长期吸引人,那选择性的交替打折,是最佳方案了。

“好的。”刘华宇答应说道。

........

中午,与白玉姗在长兴商场吃了一顿便饭后,几人又来到了位于港岛北角的屈臣氏饮料工厂。

屈臣氏的负责人周浩然来到了大门口迎接。

“杨生。”周浩然礼貌说道。

“老周,你还没见过吧?”杨文东介绍说道。

“周生好。”白玉姗礼貌说道,杨文东的手下,他以前见过大部分,不过有的小业务的,就没有见过了。

周浩然连忙说道:“杨太太好。”

“嗯....”杨文东道:“先进去吧。”

“这边。”周浩然带着几人来到一间会议室。

杨文东看了看周围,问道:“这个准备建新的吗?”

周浩然说道:“杨生,我的想法是换一块地皮,建个新工厂,正好我们要引进易拉罐生产线,那找个大的地皮,再将现有的生产线搬迁过去。”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也好,而且这边的房子,也太旧了,厂房也是一样,都拆了又影响生产,那还不如换个地方。”

只要涉及买地的,哪怕是工业用地,也无所谓,未来必然是大赚的,哪怕66年地价会跌,只要从长远时间来看,还是划算的。

周浩然又道:“还有一个原因,易拉罐生产线的最前端,是需要压钣金的,噪音非常大,而这边周边,是有很多居民的,放在这边以后矛盾就太多了。”

“冲压设备?多少吨位的?”杨文东问道。

周浩然回答:“那个液压设备吨位高达80吨,一次性能够压出120个易拉罐原材料,我看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