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八章 师兄弟各研究一个方向?  医路1999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除肿瘤的医生极少,基本上做了手术以后,就长期住在ICU出不来,长期昏迷或者是呼吸机支持,每天就靠着烧钱和药水机器维持着一口气。

“当医生,越是到后面,争的都是一线生机。”

“再难也需要有人研究,真要是没人研究了,病人得了这种病,岂不是只能等死,那还要我们医生做什么?”

李明河微微叹了口气说道。

所有手术,以神经外科最难,神经外科里,以脑干部位最难。

脑干部位直接控制着呼吸心跳这些生命中枢,出点差错人就没了。

而胶质瘤普遍浸润生长,你一打开,切少了,瘤子还在,要不了一个月就迅速复发了,还不如不切,切多了,直接就下不来手术台,当场就没了。

就算有的能保住命,偏瘫,植物人都是家常便饭,可以说,脑干手术没有后遗症基本上不可能,活着下来就是胜利,偏瘫经常看见,后续的护理和长期的照顾比手术费用大多了。

也可以这么说,大部分脑干肿瘤,没有什么治疗价值,无情又冷酷,真的是无奈。

所以,李明河研究的方向,可以说是有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感觉。

以他的才情和天赋,要是选择其他的外科,可能都不会这么的艰难。

每一次的脑胶质瘤手术,其实都是在争一线希望。

举个例子来说,以2000年的国际最顶尖的医疗水平,一般人得了脑干胶质瘤,那么最多也就一年的生存期,如果病人的父亲是世界十大富豪,又或者是老美的总统,那么这个生存期,最多延长到两年,这还得是运气好的情况下。

现实就是这么个现实。

“好了,不说这个。你们在毕业以前,如果能把射频消融和显微血管减压给完善,这就已经是很好了。”

李明河不想说些丧气的话,或者是展示什么残酷的现实给自己的学生看,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最重要的就是自信。

像是脑干胶质瘤这种,做了延长个一两年的生存期,不做半年到一年,也就是说不做死,做了也死的手术,在李明河看来,对于赵胜和冯小亮这样刚刚成为医生的人来说,这种压力和现实还是太难以承受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