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9章 北来名将  晋庭汉裔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句话的残酷:人这种动物,怀有一种天然的愚昧性,在没有切身体会到痛之前,无论如何劝告,他都不会心生畏惧,然后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情。运气好的人,会带着伤痕渡过余生,运气不好的人,就会直接为伤痛所吞噬。

他又忍不住拉开车帘,审视着官道边的这些冀州民众,心想:这些不知战场可怖的人,十年以后,又会如何看待军队呢?

车马又行进了一会儿,远远能望见真定城池后,一名骑士从前方策马回来,通报道:“大人,常山王殿下前来迎驾,您要见一下吗?”

“见,当然要见。”刘弘似乎对此早有预料,或者说,他正是为此来的。

他自车舆上徐徐起身,握着佩剑踏步走下。围观的人们见状,竟一时愕然失语,他们现在才发现,这位老人竟然有九尺之高!站在人群中,何止是鹤立鸡群?简直是一枝独秀!

司马乂见到刘弘时,仰望对方的身材,仿佛有一座须弥山压在眼前,令他有些喘不过气,好久才说道:“在下司马乂,拜见宣城公。”

刘弘笑道:“久闻常山殿下贤名,今日得见,也算不虚此行了。”

司马乂则道:“哪里哪里,我自小便听过宣城公的威名,国家有您这样的柱石在,才有幸边疆无事啊!”

两人稍作寒暄后,他随即又问道:“宣城公此去,是准备回洛阳吗?”

刘弘微微颔首,说道:“博陵郡公已经就任幽州都督,我不回洛阳,还能去哪呢?”

“洛阳您恐怕回不去了!”司马乂面色一沉,当即对刘弘长拜道:“刚得到的消息,就在今年元月元日,赵王这逆贼,已经玷污神器,篡位登基了!”

“哦!”刘弘内心早有预料,但表面上还是佯作吃惊,问道:“竟有此事?”

但见司马乂紧接着单膝跪地,俯身拱手道:“武皇帝家业已经危在旦夕,还请宣城公一定答应施救!”

刘弘大惊,搭手来扶,一面扶一面应道:“我与武皇帝自小相交,同岁伴读,怎么会让他人窥瞥!”

他用力拽起司马乂,又听司马乂说道:“如今赵王篡逆,诈称有宣皇帝神谕,已经把天子送进金墉城,又害死了我九兄淮南王,十三兄清河王司马遐病死,逼迫我二十三弟吴王司马晏。我兄弟几人,真不知如何安身!现在被迫无奈,马上就要起兵自保了。”

“而宣城公是国之肱股,北疆名将,必定不愿意社稷毁于赵王之手吧!还请答应在下,不要去洛阳,一同加入我勤王大军,为匡扶社稷出一份力吧!”

其实刘弘早就打定了主意,此刻便正色道:“先帝创业艰辛,我早蒙先帝非常之知,恩深骨肉,绝不会眼见先帝家业后继无人。我这里有五千幽州突骑,就是听闻殿下有勤王之志,在常山大肆练兵,才来助您一臂之力。”

他见司马乂前伏身子倾听,又补充说:“只是万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也老了,不能像以前那样冲锋陷阵,也就在谋划之时出出主意罢了。希望殿下不要嫌我这老头子聒噪,偶尔听一些我的劝告吧。”

听闻此言,司马乂可谓又喜又惊,喜的是刘弘愿意随军勤王,惊的是听刘弘口气,他似乎觉得这次勤王战事,会有些许波折?以南北五十万大军围攻洛阳,莫非还不能一帆风顺吗?

他当机立断,对刘弘说道:“那就请宣城公担任我大军副帅,为我军多多指点吧!”

这个提议,倒出乎刘弘意料了。他本以为按照自己的资历,司马乂会请自己担任元帅,没想到竟然是副帅。但他何等聪明,转念一想,便明白了缘由,笑道:“早就听闻,征西军司出了位五德齐备的后起之秀,如今转投在殿下麾下,他应该就是殿下任命的元帅吧!”

“是啊!”说起刘羡,司马乂还是颇感满意的,他说道:“现在距离起兵已经不足半月,他现在就在城南校场点兵,您要去见一见吗?”

“择日不如撞日,既然正在点兵,那不妨直接看看军容吧。”

说罢,刘弘让家属先到城中歇息,自己则带了数十名军官,与之一起随行。

走到真定南门前,可见黑压压的军士站满了校场中央的空地。旁边是一片掉光树叶的树林,树杈稀疏,遮不住后面灰白色的天空。

此时已经是下午,太阳一偏西,嗖嗖的北风就让列队的军人们感到浑身冰冷。但没有军官的命令,他们都站在寒风中纹丝不动。

不过,刘弘与司马乂走进校场的时候,还是引起了部分人侧目。毕竟刘弘太过显眼,很难不引人注目。刘弘对此已经习惯了。他先用审慎的眼神打量过校场,见猎猎军旗之下,数万军士们在寒风中坚持伫立不动,披甲持弓矢斫刀,肃肃然如同等待扑食的野兽,颇为满意地点点头,转头对司马乂说道:“能够不动如山,至少不算乌合之众了。”

然后他们找了个角落站定,可以看见校场前的高台上,站着十余名军官,正在旗鼓之间点名唱簿。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