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2章 抵达常山  晋庭汉裔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忍耐一阵,等到抵达真定后,再细看不迟。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路辛苦归辛苦,安全上还是有保证的。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越是富裕的地方,士族的影响也越大,除去边疆及京畿重镇所在,汉代常设的乡亭制度近乎废弛,这使得全国范围内的通缉捉拿已无可能。刘羡沿路并不表明身份,除去偶尔因为一些山贼而绕路外,实际上也没遇到什么刁难。

在顺利地抵达蒲吾后,这一路旅程终于要结束了。

蒲吾距离国都真定仅有四十余里,但刘羡并没有直接赶去真定,而是先在蒲吾城拜见县令王舆。他报上名号,希望他把自己抵达常山的消息传给司马乂,然后举办一场正经的欢迎仪式。

刘羡并不是喜欢这种奢侈仪式的人,但考虑到自己和司马乂并无太深的交情,刘羡在常山又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方式,来试探司马乂对自己的信任程度,就有所必要了。

说起来,这还是李盛的主意。

他对刘羡道:“主公,虽说常山王愿意接纳于您,且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诚意。但接纳并不等于信任。”

“现在后党与太子偕亡,王将不王,国将不国,天下大乱的征兆已经很明显了。庶民们或许还不懂,但对于有识之士来说,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因此,常山王对于接纳您,也会有多种考虑。”

“现在为太子复仇是大义,您是太子党的中坚,接纳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但如何用您,却要因人而异。”

“若常山王只是一个中庸之人,仅仅想在封国自守,那对您恐怕也不会重用,仅仅是想表现自己的立场而已。”

“若常山王稍有明智,想趁机招兵买马,扩张权力,那就会对您稍加任用,但也不过是作为爪牙罢了。”

“可若是常山王不仅英明神武,还是个野心勃勃之人,想借此良机,一举杀回京县,就必然会将您引为心腹,智囊,那时就又不相同了。”

“因此,这次试探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先看看常山王的态度,确定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您才好从长计议,准备计策。”

刘羡对此深以为然。不过老实说,在洛阳见过了这么多宗王后,刘羡对司马乂并未有太高的期待。当今天子是个白痴暂且不说,最得势的赵王司马伦,俨然是孙秀的傀儡;梁王司马肜,则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成都王司马颖与齐王司马冏好些,但好得有限,一个没有主见,另一个心机写在脸上;就连最富盛名的淮南王司马允,实际上也是感情用事,不识大局。

在这种情况下,刘羡又想起楚王司马玮。综合来看,他确实是诸王中资历最高,也最有才能的人。但他也带些急功近利,这才会中了张华与贾模的诡计。

宗室如此,刘羡自然只能降低期待,但凡司马乂的才器能够与司马冏相当,他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但结果出乎他意料,灵寿向真定发信不过半日,当夜便收到了回信。

司马乂在信中说,他等待刘羡已久,此时收到刘羡消息,可谓是欢喜至极,当即就同意了刘羡的请求,连夜在城西进行布置筵席,并表示明日一早,他就会效仿古人之礼,以公车前来迎接。与此同时,还附有二十匹丝绸,作为迎接前的礼物。

刘羡对此大为感慨,他对李盛道:“单从崇礼好古的角度来看,这位常山王可谓是宗王之最了。”

连着奔波了一个月,刘羡也有些累了,见司马乂如此殷勤,他也放下了心,好好地在灵寿睡了个好觉。

次日,公车果然如约而来。这是四匹马拉动的大车,车舆全身呈朱红色,车毂,屏泥,帷裳,也皆呈朱色,只有车盖洁白如云,代表着主人对宾客的重视。同时到来的还有四十名骑士,他们都身骑七尺大马,人也长得高大威猛,着一身青色皮甲,让刘羡眼前一亮:虽然还比不上上谷营,但也看得出来,确实费了一番心思。

为首的人自称道:“常山王舍人上官巳,特来迎接刘府君!说罢就请刘羡上车,也不等刘羡嘱咐,又说道:“听说令夫人身体不适,殿下已经特意请了医疗,还请府君早些动身吧!”等刘羡同意后,他便安排尚柔乘车在后方随行,四十名骑士自动护卫左右,如此向真定开进。

如此浩浩荡荡的队伍,走在路上,自然是显眼至极。沿路的百姓见了,无不对着车驾上的刘羡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显然是好奇他的身份。而一路上,所有的车驾都对刘羡主动避让,所遇的官员兵士无不主动行礼。再到城前时,可见一位年轻人盛装打扮,身穿袍服,领着一群官僚伫立城前,脸上没有丝毫烦躁与不耐。

等车舆停稳后,年轻人快速走到车前,竟先行礼道:“闻君远来,犹闻包胥归楚、窦融东行,真乃我常山之幸!”

他便是常山王司马乂了。

这不是刘羡与司马乂的初次见面,其实在楚王府上,两人见过很多次。那时刘羡还只是安乐公世子,司马乂也还是长沙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