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4章 淮南王进京  晋庭汉裔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后的天下,也不是太子的天下,所谓归政一说,我等听不明白。”

司马允定睛凝视张华少许,断然说道:“这是我们家的家事,哪里轮得到你个寒士来多嘴?”

随即又看向皇后,问道:“还请皇后回答,打算何时归政太子?”

这一句话说罢,皇后的脸色已然铁青,张华更是脸色惨然。但皇后又不好不回答,只能顺着张华方才的话术说道:“九殿下何出此言?如今朝政事事出于陛下,与我何干?”

司马允闻言,当即又转首问天子道:“陛下,皇后所言,是否为真?”

天子看了一眼皇后,吞吞吐吐地说:“九弟多虑了,每日皇后给我递来文表,我都是看过再盖玺的。”

“这么说,就没有不盖玺的?”

“没有没有,父皇不是说过吗?要多听别人的意见,不要独断专行,我一直牢记在心呢!这段日子,只要是有三省署名的文表,我统统都盖玺了。”

“文表都是谁拿来的?”

“当然是皇后拿来的。”

兄弟对话结束后,司马允再看向皇后,以及在朝堂上作陪的高官们,冷笑道:

“这就是皇后所说的不摄政吗?不会以为我是三岁小儿吧?”

如此发言,更是令气氛剑拔弩张,紧张至极。裴頠又起身缓解道:

“殿下何必如此?自古以来,夫妻相互扶持,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有什么摄政不摄政可言呢?”

裴頠是开国八公之一,晋朝的顶流士族,司马允不好再叫他闭嘴,但他仍然冷眼相看,反问道:

“你和我谈自古以来,莫非不知道,后宫干政,此内出外业,往往是祸国之先兆吗?”

裴頠张口便答道:“后汉时,汉和帝病重不能理政,令邓皇后知外朝事,未尝有所损害。皇后临机决断,接连平息叛军,不也是有大功于社稷吗?请殿下不要引喻失义,有伤兄嫂之和。”

“如今太子已经成年,那皇后为何不归政于太子?”

“父尚在,子若谋之,岂非逆人伦之大常耶?”

“父老病,子持家业,赡养之,何逆伦常?”

“……”

双方你来我往,辩论了数个回合。不得不说,裴頠确实是一个辩论奇才,不论司马允从哪个角度进行抨击,裴頠总是能引经据典,第一时间找到话术进行反驳,这大大缓解了在场众人的压力。

司马允也无意进行这种口头上的辩论,他的目的仅仅是施压而已,眼见辩不倒裴頠,他抿起嘴唇,继而当众冷笑,指着裴頠说道:

“公道自在人心,如果耍嘴皮子就能颠倒黑白,那贾充都能成为魏室忠臣了。”

这句话说出来后,在场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因为这是铁一样的指控,后党们本来就心里有鬼,听到这句话,完全不知该如何反驳。尤其是身为贾充子孙的皇后和贾谧,此时更是气得发疯,一个面沉如水,一个浑身发抖。

但不论如何说,淮南王的这次突然发难,至少还没有正面击败后党,朝会就这样不欢而散。

可如此同时,淮南王的诘问也令后党再次处在风口浪尖,后党偏偏拿他毫无办法。一来淮南王的话题根本不能当众讨论,大家只能当做无事发生,二来也不敢将淮南王再放回扬州,若是他率众起事,朝廷是完全无力阻止的。

所以综合来看,这次入朝的舆论战,司马允已经先胜了一筹,而后党毫无还手之力。

而这种公然的矛盾激化,也令太子党与宗室们大为振奋,一些还在为征北大将军心动的人,见政局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后,也开始收敛心思,继续坐观局势的进一步发展。毕竟若后党无法控制局面,那许诺也就是无效的。

众目睽睽之下,大家都想知道,接下来,淮南王会怎么出招。

但司马允并不着急,入京的第二日,他按照事先的承诺,先前往清河王府邸,去探望自己病重的兄弟。

清河王司马遐,如今已经病入膏肓了。虽然今年他才二十八岁,但司马允见到他时,这位往日以容仪俊美,神采非凡著称的亲王,如今已经形销骨立。

司马遐实在瘦得惊人,明明身为国家最重要的几个藩王之一,可他看上去如同饿殍。躺在榻上时,甚至可以清晰地看见指骨和腕骨的凹痕,似乎连接骨头的不是皮肉,而是一层蛛网织成的黄纱。

司马允握住司马遐的手时,轻得仿佛没有重量,却又分明能感受到他血脉中衰弱的跳动。再看骨肉兄弟的脸色,全然蜡黄,堪比尸体。

此时正值晌午,清河王妃周氏端了一碗粥过来,小心翼翼地将司马遐扶起来,然后一勺一勺地喂食,仅仅喂了小半碗,司马遐便咳嗽着吃不下了。

见此情形,司马允极为心痛,他问周氏道:“十三弟一直吃这么少吗?”

周氏微微摇首,蹙眉答道:“九兄,我也没有办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