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动向来看,己方尚有时间来做相应的调整。
齐万年确实不是凡人,在五六日的时间内,他苦思冥想,竟然真的又掏出来一个新策略:
既然对方想要看自己坐耗粮草,那自己何不分兵出去,因粮于敌呢?
虽然关中几乎已成白地,全赖关东支持,但河东之地仍然门户大开。何不分出数万人,渡过大河,兵进河东,直接在河东、平阳等地抢掠粮草,这样既解决了粮草问题,同时又会给晋朝制造更多的难民,形成巨大的军事压力。
若晋军不回援,这一路人马便继续推进,从河东进入上党,继而威逼河内,同时煽动并州的胡人造反,到那时,兵锋距离洛阳仅有百余里,莫非洛阳朝廷坐得住?如此就成了围魏救赵故事,哪怕孟观事先打算得再好,在皇帝的指令下,无非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被迫猛攻己方的坚城营垒,要么回师洛阳。只是这个行动过于危险,几乎完全放弃了拥有的地利。也不知道之后会遇到多少意外因素,而且沿途跋涉上千里,即使成功了,牺牲在半路的将士也不知有多少。
但齐万年斟酌再三,还是毅然决然地决定执行下去。自古以来,想要真正做成什么大事,就没有不死人的。死亡本来就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只有最后成功地造就了什么,死亡才有了独特的价值。若是什么都没有做成,那那些过去流过的鲜血,才是真正的白流了。
所以这一次,齐万年已经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准备,打算亲自出征河东。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内,齐万年令各部将士往武功集结,并且放出话来,他打算汇集诸部十四万兵力,在七月中旬,与晋军决一死战。但实际上,包括叛军诸部在内,谁也没有想到齐万年的疯狂计划。只等大军到齐后,他便会带领七万大军倾巢而动,越过关中,直扑河东。
到时候,这个孤注一掷的谋略到底能产生多大效果,也是所有人都不能想象的。
可就在他等待各部聚集的时刻,谁也没有料想到,晋军竟然先一步动作了。
时间是在七月甲午,武功已经聚集了近九万大军,各部熙熙攘攘地武功城内外进行扎营,但这还是无法容纳所有的将士,所以剩下的士卒们,就沿着渭水北岸扎营,绵延近三十余里。
此时天气尚好,加上刚刚丰收,即使大战在即,胡人们也都心情惬意,甚至有人在这个重要关头,成群结队地到渭水南岸游猎。由于关中人烟稀少的原故,渭南的山林里多了些老虎,所以这些打猎的胡人们便相互夸耀说:谁能在山林狩猎老虎,谁就是真正的勇士。
不过不管怎么说,老虎总是稀有的,不管胡人们比勇的心情有多么强烈,打到老虎的人总是少数。那些没有捕捉到老虎的猎手们,就在山林里露天篝火,烤炙着剥光了皮的狐狸、兔子,吃完了把骨头随意扔在草皮上,然后他们在身上披一层羊皮,趁着暑气还未消散,秋风尚算清凉,许多人就这样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寂静的夜里,天上没有月光,本该只能听见蝉鸣和树枝燃烧的噼啪声,可冥冥之中,忽然有一些人惊醒,他们抬首四顾,发现周遭并没有什么异常,甚至连黑暗都是凝固的。这让他们有些奇怪,莫非是自己的错觉?将信将疑中,他们再次躺下,将头部靠在衣物堆成的枕头上,很快,他们就明白不对在何处了。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地上隐隐有颤动,虽然一开始的声响如同涟漪般难以察觉,但很快,涟漪变成了波纹,继而化作波涛,甚至是巨浪!地上的落叶和石子相互抖动,发出的摩擦声已经难以忽视。这一切无不说明,正有一支数量不小的骑军正在周遭飞驰!
当远处的林道亮起微末的火光,这些胡人们慌忙躲避到树林里。很快,火光化作了火蛇,继而形成了一条雄壮的火龙。一支千人骑队如同入江蛟龙般在林间穿行,可以看见,这些骑士们每人配有三匹高头大马,他们骑着一匹,备用一匹,还有一匹马驮着装甲。马身雄健,而这些骑士们的身材也都威武高大,在黑夜的火光中如同铁塔一般。
他们可以看到周围躲避的胡人,却不屑一顾,沉默的面容隐藏在月色下,一刻也不停地向西面继续进军。那些在山林中窥望的胡人,就好像听到阵阵雷鸣响过。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惊人的骑队,即使是齐万年精心编练的红鸦军也有所不及。在夜中撞见这样的队伍,简直就像是梦游到了释家所言的第六天一样,亲眼见证了天魔出行。
等到这支骑队已经在黑夜中消匿良久,这些胡人们才如梦初醒,继而反应过来:
这不可能是己方的军队,一定是晋人的骑军!
这到底是谁的队伍?又要到哪里去?
来不及多想,只靠本能也知道,有大事要发生了。目睹了这支骑兵的胡人们有一种死里逃生的畏惧感,匆匆忙忙地往北岸靠近,希望上级能够尽早能够得知有晋人偷袭的消息。
而正在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