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6章 再见梁王  晋庭汉裔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打着殿下的旗号,那些人看着旗帜就被吓跑了。”

“哈哈,好,这么说来,你已经收复北地全郡了。”

“托殿下的福罢了。”

“那么西边叛军那边,有没有什么别的动静?”

“我已经往扶风境内派过了斥候,据查报,叛军主力此刻正在六陌一带聚集人手,人数极多,但具体有多少人,还需要时间确定。预计四到五日,就会有回报。”

“你可有布防?”

“此事我已交给了北地都尉张光,他曾在马兰山遇困近百日而不屈,对朝廷可谓忠武,由他负责此事,必不至于再出差错。”

经过一连串的对答后,司马肜颇为满意地颔首,对一旁的卢播赞许道:

“大浪淘沙啊!《道德经里说,国家危难有忠臣,此言诚不我欺。”

卢播则敲击着棋子回应道:“有这些贤臣良臣,我王要平定乱贼,可谓是手到擒来。”

说到这,司马肜又突然对刘羡问道:

“怀冲,你知道我为何唤你来长安吗?”

刘羡心中一紧,知道大概是关于自己官位的事情,但口中还是说:

“在下不知。”

司马肜毕竟收过刘羡的金子,某种意义上,刘羡也算是梁王的嫡系,所以他越看越是欢喜,便捋着胡子笑道:

“按理来说,你收复北地不久,情形应该还不稳定,我是不应该叫你过来的。但你也知道,现在是非常时期,我身负朝廷重任,受命前来平叛,许多事都不比平常,也就不讲那么多规矩了。”

“是。”

“一共有三件事。”司马肜伸手从袖袋里掏出一卷黄帛,递到刘羡面前道:

“第一件事,是朝廷正式追认你北地太守的职位,之前赵王给你的任命只是权宜之计,现在,你可以把暂领这两个字去了。”

话未说完,司马肜又从身边掏出一方漆盒,打开后,可见盒内装着一方银印。

“这是讨虏护军印,你的身份很敏感,要不要授予你军职,朝中的争议很大,但在太子殿下的支持下,还是给你定下来了。李世回收拢的那两千溃兵,就直接划到你帐下吧。”

与汉朝制度不同,在改革了军区制度后,魏晋时期的太守并不能直接带兵,必须要经过军镇授予军职之后,才算得上名正言顺的地方诸侯。这也同时意味着,从此以后,刘羡有直接向朝廷上书的资格,可以不再被贾谧压制了。

“多谢太子殿下,也多谢殿下。”

刘羡再接过黄绢与银印,心中情绪纠葛,一时悲喜难明。

他素来骄傲,自认为怀有济世之才,可为了得到这一张黄帛,一方银印,却不知经过了多少辛苦努力。尽管他想强压下这些情绪波动,但双手还是有些许颤抖。或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拼尽全力到底有着怎样的份量。

司马肜也知道刘羡很不容易,等他的情绪稍微缓解后,拍了拍刘羡的肩膀,徐徐道:

“至于第二件事情,是关于贼首齐万年的。”

“齐万年?”刘羡压下情绪后,连忙问道。

“是,你也知道,郝度元本来是你招降的,齐万年也是随你来到长安的。现在朝廷和他们打了这么久,可却不知道他们是怎样的人,这仗该如何打?故而我要问问你,齐万年是个怎样的人?如此也好对症下药。”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刘羡不须深思,即刻回复道:

“齐万年是一个野心勃勃,胆大妄为的人。”

卢播听得不甚满意,质疑道:

“这话毫无意义,他既然敢造反,当然是一个野心勃勃,胆大妄为的人。”

“卢长史没理解我的意思,齐万年的野心勃勃,和其他人的野心勃勃是不同的。”

“不同?”

“对,寻常人的野心勃勃,多是对现状的不满,继而产生一种虚妄的幻想,通过一时激情,来铤而走险,做一些超过自己能力界限的事情。这样的人是盲目的,自然也很容易失败。”

“你的意思是,他不盲目?”

“是,我认识齐万年时,他还是一个小帅,手底下不过几百人,也受到内部排挤,但他却不骄不躁,待人非常和善,寻常人与他相处,根本不会觉得他是一个狂妄之人。”

“那你为何会觉得他野心勃勃呢?”

“因为我从未见他沮丧过。”刘羡回忆起和齐万年相处的那几十天,面貌都觉得模糊了,但对齐万年的笑容却记忆犹新。这个胡人在数十日的寻常生活中,一直对生活保持着令人惊讶的乐观态度,似乎连一次叹气都没有过。

“人都会笑,可我见齐万年时,发现他时时刻刻都在笑,似乎是平凡也不能磨灭他的笑容。这说明他有非凡的志向,也就是非凡的野心。”

说到这,刘羡对司马肜总结道:

“殿下,我不知道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