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1章 张光在马兰山(4k)  晋庭汉裔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顿时被烫得满地哀嚎,接触的部位直接脱了一层皮,近乎烂掉了。

这些变故使得羌人们不得不暂停进攻,修养一段时间,恢复士气。等他们再次出现在梁塬上时,不由愕然地发现:在他们休息的这段时间,晋军又用耗材修复好了那些栅栏,他们的攻势不得不重新开始了。

在反复尝试了四五次正面进攻后,羌人很快意识到这样下去是徒劳无功的。于是他们开始尝试从别的方向进攻,诸如制作木梯从山塬的两边攀爬上去,结果晋人们用滚木裹了枯草,点燃后朝着攀爬的羌人迎头砸下,顿时惊起一片惨叫。再往下看,只见熊熊燃烧的滚木下依稀可见几块烧焦的尸块。

如此又来回几个回合后,羌人付出了近千人的伤亡,可谓是气沮至极。但他们仍不放弃,干脆利用自己人多的优势,不顾伤亡,同时从正面和山崖进行猛攻,力图用这种方式来摧垮晋人的防御。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张光竟然从中发现了战机。

羌人四面出击,就代表着每一面都兵力不足。他竟然收缩兵力,搬开栅栏,奋不顾身地向北面山塬的羌人发动冲击。羌人措不及防,晋军又居高临下,竟然一举将北面的羌人驱赶下山塬,很多羌人推攘着从山道上挤落,摔死摔残的多达数百人。

其余羌人还以为晋军是要突围,连忙放弃了对梁塬的进攻而前来支援,结果他们刚刚赶到,晋军又不慌不忙地退了回去,再次化解了羌人的这次攻势。

在经历了这样一场恶战后,羌人终于放弃了攻下梁塬的想法,转而进行长期地围困。

他们已经不做正面破营的奢望,便一面向晋人通告关中晋军的坏消息,打击晋人士气,一面等待晋人们吃光自己的粮食,饿得没有力气后,他们再像摘果子一样拿下这座土塬。

这一招确实有用,张光事先并没有想到晋军会遭遇如此惨败。他在营地里囤积了足食两月的粮秣,心想这怎么都足够了。若节省一些食用,甚至能吃三个月。三月时间,莫非还不能平定关中的乱事吗?没想到却变成眼下这个情形,战士伤亡已经不小,粮食也渐渐不够吃了。

好在多数的马兰羌都已追随齐万年西征秦州,剩下的四千余羌人则是在塬下继续等待,他们并不知道张光的粮食能支撑多久。但他们也知道只要等待下去,一定会有收获胜利的这一天。

张光带领着晋人同样在梁塬上守望,也等待着晋室援军到来的那一天,虽然他不清楚到底要等待多久。他能够鼓舞自己的就是,至少打了几次胜仗,军中的士气还不错。

这一日一觉睡醒,张光从营帐里出来,发现早晨就开始下雨,从梁塬上往下一看,只见东边流过来的红彤彤的漆水浊流在山谷口打了个急弯,溅起一阵阵波涛,山塬下羌人说话的声音都遮盖住了。秋雨潇潇,天地间的阴色似乎也带来了许多冷气。

但他扫视之下,敏锐地发觉出了些许不对,他唤来正在造饭的都尉丞刘义,指着塬下同样在造饭的羌人说:

“昭伯,你看看,塬下的羌人是不是变多了?”

刘义是徐州彭城人,今年刚满三十岁。他擅长弓术,眼力也好,顺着张光所指的方向看去,端详了片刻,回答道:

“都尉,好像是多了几百人。嗯,不对,差不多有小一千了吧?”

“一千人……”张光轻轻点了点头,“奇怪,如果是要围困我们,现在羌贼应该够用了才对。他们怎么会加人?”

“八成是围不下去了,准备强攻吧!”

若是在两个月前,刘义还有些畏惧,但在现在,他已经视若等闲,对着张光取笑这些羌人道:

“不过这有什么所谓呢?多亏了都尉挑的好地方,不管他们在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进攻,我都毫不畏惧。”

“人马再多,你也不惧?”

“别说现在他们有五千人,就是再来七千人八千人我也不怕,照样痛击他们。”

“要是齐万年亲自来了呢?”

“哈哈哈……”刘义大笑起来,他的笑声让周围士卒都感到振奋,然后道:“齐万年带着叛军主力亲自来,这样的仗才值得一打。”

虽然刘义说得夸张,但周围的士卒们都露出赞同的神情,因为这两个月来,他们已经不知道打退了叛军多少次进攻,这是事实带来的信心。

张光为此倍感欣慰,可这并不能解除他心中的疑惑:“还是有些不对劲,这些乱羌吃过教训,所以应该明白,若只增加一千人马,是攻不下梁塬的。”

“是吗?”刘义对此也有些迷惑,但他到底不是张光,不需要为决策负责,故而想不明白就不去强求,笑道,“不过既然对我军没什么影响,都尉也没有必要操心。”

但张光仍然在思考,此前在河东的失利令他不敢放松警惕,在心中猜测可能会发生的一些情况:

如果对面不是援军,那要么就可能是前来投奔的羌人,按照此前他们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