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阿强来了  1979港岛文娱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有时候生活的紧迫感会追着人不去多想,做起事来也就忘记了时间,

也忽略了沿途的那些风景。

可一旦这种危机暂时解除,人对外界事物的感官,会被无限放大。

陈永乐就差不多这個情况。

《天下第一》的第一笔稿费是在六月二号打进了银行卡里。

从四月二十七号到五月三十一号,按照日更两千的字数计算。

拢共7000块。

之后以每个月六千左右的稿费收入稳定到账,直至小说更新完结。

钱不多,却很稳定。

虽然只是暂时的,却也让陈永乐轻松了不少。

他现在的日子过的很安逸,

有点儿回到上辈子那种状态。

书店看书写作,累了跟钟楚鸿闲谈两句,

偶尔,两人还结伴相约出去逛街、看电影、吃饭、看海....

当然,正事也没忘。

毕竟这是保证自己以后能一直潇洒下去的前提。

这段时间,他的新小说《风云—雄霸天下》也完成了四分之一的剧情,共十五万字。

他把这份初稿发给了罗斌。

罗斌给出了很肯定的回复,说这种偏神话色彩的武侠更加适合如今的香江读者。

用他的话来说,传统的武侠小说基本已经被四大宗师写的差不多了。

也很难再有更好的创新。

读者也对这类传统武侠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免疫。

这個时候来点不一样的,可能会更好。

尤其是对年轻的这批读者。

“阿乐,你别急,时间还有,慢慢写,好好丰富角色,这是你的第二部小说,能不能延续第一部的热度和销量,一举成名,就看这部了。”

这是罗斌的原话。

《天下第一》的反响持续增长。

罗斌为了捧红陈永乐,也为了自己的报社能再创佳绩,请了多名武侠小说的前辈们点评,

其中就有生病在家疗养的古龍。

有了这些人的好评,《天下第一》在市面的反响彻底爆发。

香江小说圈不知不觉中多了一位名为三月的年轻作家。

很多同行都在观望,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如古龍所言的后生可畏,就看下一部了。

因此,罗斌对陈永乐的期望很高。

六月中旬的某天。

陈永乐一早就起床。

他现在的作息很规范,

告别了智能手机与高速网络,熬夜也变的很少了。

早上,一家人围坐在客厅的小桌子上,

从他稿费到账之后,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好了不少。

不说顿顿大鱼大肉吧,但比以前确实丰盛了些。

比如早上的白粥里多了一些鱼云、鸡肉之类的。

陈永乐从钱包里掏出一百块,放在桌上,

阿妹陈慧芬迅速的伸手拿走,然后笑眯眯道:“谢了大佬。”

李秀宁有些埋怨道:“你就惯着她,一個星期哪用的着一百,以前五十块不也好好的,就不知道省着点,净糟蹋钱。”

这段时间,她不止一次批评过儿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好几次暗示着把钱交给她来保管,但每次陈永乐都装傻充愣。

陈永乐低头咬着包子,岔开话题道:“阿妈,听说街头月底要新开一家金店,等我下个月稿费到账了,我给你跟阿爸一人买个黄金首饰吧。”

“我也要,我也要。”陈慧芬眨着丹凤眼。

李秀宁一愣,旋即瞪了女儿一眼:“小姑娘家家的,不好好读书,要什么首饰,等你长大了,自己挣钱自己买,

别一天到晚找你阿哥要钱,他的钱要留着将来娶媳妇。”

说着,李秀宁又把目光看向儿子:“我跟你阿爸不要什么首饰,你那个稿费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留着自己用吧,哪怕存着也行。”

这时的陈家安也接话道:“乐仔,你阿妈说的没错,我们这么大年纪了,要什么金首饰,也用不上,你挣的钱不交给你阿妈保管也行,但你心里得有数。”

老两口心里虽然很欢喜,但还是劝阻起来。

家里唯一的金首饰就是李秀宁的金戒指和一对金耳环,但除了结婚那天,就再也没带过。

用不上,也不适合。

陈永乐轻应了声,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

随后,吃完早饭,背着单肩包跟阿妹一起出门了。

下楼的时候,邻居们都纷纷打起了招呼。

“早啊,乐仔。”

“早,张伯。”

“乐仔这么早出门,又是去看书写作啊。”

“嗯,阿根叔这是去出摊。”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