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尧说要把权柄过渡到曹魏,那他陈宫以后,不就是曹魏的臣子了吗?
陈宫是不能接受。
陈宫说道:“主公,我们的实力,不比曹魏弱。为何要便宜了曹魏?”
张尧点头说道:“问得好。相信大家心中都有疑惑。权势对于我来说,很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我是修行者。我只是借助权势来搞钱,做买卖来赚取修炼资源。”
“其实,我从未想过做皇帝。”
“因为我的目标是,修大道,求真理,证道永生。”
“始皇帝当年也想要求长生。”
“而我现在,就是在做始皇帝曾经未做到的事情。”
“你们不要跟我说,长生大道虚无缥缈。我有自己的坚持和理念。你们就不要劝我了。”
“求长生,我知道很难,可要是万一实现了呢。”
“再过几天,就是三月初七。”
“到时候,我会跟南华道人一战。”
“生死难料。”
“我必须要给你们安排后路。”
“你们也不要矫情。”
“张辽,你的次子,就是送到曹魏那边去了。是不是?”
“高顺,你的弟弟也是到曹魏那边做了偏将。”
“还有赵云,你是我姐夫,可是,你的兄长也是到了曹魏那边。”
被张尧点名的人,都是冷汗直冒。
他们以为自己做得很高明,很隐蔽,但是却瞒不过张尧。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就像是诸葛亮的家族,也是这样做的。诸葛恪在曹营,诸葛瑾在东吴,诸葛亮在巴蜀。
为何诸葛家族不安排人来长安城,投靠张尧?
那是因为长安没有士族的生存空间。
张尧打士族,驱赶士族。在士族看来,那就是反人类的行为。
张尧的心腹们,也想要变成士族。
人心就是如此。
张尧可以打,可以杀,但是有些事情,他就是阻止不了的。哪怕强行阻止,要不了多久,就又会逐渐恢复到本来的样子。
不要以为张尧把很多的士族连根拔起就万事大吉,要不了多少时间,新的士族,就又会出现。
士族,不是几家族,而是一个阶层。
这个阶层,永远不会消失。
就像是穷人,永远不会消失一样。
不管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九成以上的人,都将会是穷人。穷人,就是士族的根基。穷人就像是土壤,士族就像是野草。有土壤,自然就会生长出“士族”来。
除非人类灭亡,没有了穷人,也就没有士族。
张尧说道:“陈公台,我知道你不想给曹魏效力。我可以给你一笔钱财,让你下半辈子衣食无忧。你可以辞官回老家。”
“当然,没有了官职,你以后遇到事情,怕是就要被人欺负。”
陈宫说道:“主公,我打算辞官回老家。”
张尧点头说道:“好。”
张尧见他们没有想说的了,就摆摆手,让他们离开。
权柄,是好东西。
可是权柄也会将一个人束缚住。
张尧为了跟南华道人一战,安排好一切,也舍弃了一切。心灵倒是更加轻松了,就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道士和尚,为何要出家修行?
就是要斩断尘缘,放下心中的负担。
否则,心中装着事儿,患得患失,不要说修心,提升心境,怕是晚上还会睡不着觉。
夜晚。
整个冠军侯府,就只有张尧一个人了,丫鬟仆人们,已被遣散。
张尧站在院子里,望着月亮。
心境再次提升。
张尧此刻的心境,有点类似佛家的“空”。
张尧不喜欢佛家,觉得佛家的理念实在是太消极,强行让自己吃亏去成全别人,这就违背了人性。
只要是违背了人性的东西,都是不可能长久。
佛家的学说,只能在华夏流传,因为佛家学说跟儒家的学说,真的很类似。
佛家在域外,是没有市场的。就连佛教的发源地的百姓,也不会相信佛学。
不过,这并不妨碍张尧敬佩释迦摩尼。
释迦摩尼创立佛家学说,以大毅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境界,其心境修为,肯定要比张尧目前要强。
不要以为张尧现在是“显圣”境界,就是至高。
张尧心中清楚,自己的心境修为,跟道家圣贤老子这些人比起来,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
老子能写出《道德经》这样的传世经典。据说,悟透了《道德经》的人,是可以立地成仙。
张尧写一篇文章来,肯定比不上《道德经》。因为他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