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崇祯别心塞  这个崇祯太不稳健了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儒缓不习吏事,无以理纷御变,改旧例,择知推治行卓绝者入翰林”,擢检讨。

政绩卓越却不能升迁,可见吏治之坏。

“本宫没有消沉。”朱慈烺解释一句,又道:“无家口者月俸二两,有家口者给粮八斗,本人衣食由东宫负担,如何?”

“殿下仁厚。”×2。

汪伟与侍卫统领曹云博异口同声。

显然这个待遇确实不错。

“汪卿与曹卿去外城招募一千精壮,方大伴去各部司要盔甲、火铳、衣裳、粮米。”朱慈烺安排了任务,瞬间把手下派完了。

人手紧缺。

朱慈烺说道:“若有文武出色者,诸卿可推荐,本宫不吝重用。”

“臣谨遵钧旨。”诸人应下,思考有哪些人可以推荐过来。

从今天朝会来看,跟着太子哥混不仅有未来,还有现在,那当然是同伙……咳,同党……不对,是同志者越多越好。

花花轿子一起抬嘛。

什么,大明快亡了?

别闹。

这么大的国家,怎么可能亡?

这就是当前的普遍心态。

所以太子哥招兵旗竖起来的时候,应者如云。

大道理不谈,只为当兵吃粮。

建虏掐住了帝国前列腺,南方钱粮时断时续的,百姓的日子不是一般难熬。

官军贪腐严重,军兵日子不好过,但是作为东宫亲军总不会被克扣吧?

太子哥也不是坐等消息,他在计算物资,并且制定训练计划。

写着写着,发现还得补充属官。

朝臣中能用的要给崇祯留着,只能从进京赶考的士子中选取。

因为战乱,会试一推再推,但是依旧有许多士子提前入京,其中不少能用的。

不,就没有不能用的。

哪怕只做文书工作也是不小的帮助。

就在太子哥思考时,侍卫禀奏: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求见。

“终于憋不住了,这个老乌龟!”太子哥轻轻一笑,宣。

………………

鞠躬感谢“花粥123”的打赏。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