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5章:事业进行中  重生从1990年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反对,下面行事自然没那么多顾忌了。

何况这只是省台,要是外省,还不好谈,这里是沙市,权宜之计嘛!

为了不留下把柄,陆汉生自然把合同搞得很正规,也没要对方优惠,一切按市场价办。

每天播放三次,每次三十秒,每次八百元,每天广告费二千四百元,一个月就是七万二千元!

这个价格,对于这个年代的普通人来说,就是天文数字了。

但是陆汉生觉得值,很值!

三十年后,同样是省台,光一台晚会的互动合作就得花数百万,随便任何一档综艺,念几句广告词那种,都是上千万,甚至热名节目,冠名费更是上亿。

至少这个年代的广告,含金量,远胜后世。

这个年代的广告词,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广告中的商品,大多人都买不起,只有羡慕的份。

而后世,一谈到广告,大家就恨不得马上跳过,谁关心广告是啥内容。

搞定广告后,接下来的细节和拍摄广告片等问题,陆汉生就交给市场营销部的同事对接了。

市场管理营销部,这是一个新成立的部门,目前也是张岚负责。

大致框架依旧是新海那边的人,剩下的便需要从沙市本地招聘了。

张岚之前就是在新海电视台工作的,谈不上多熟,但是比一般人熟悉这一行。

陆汉生打算处理完这边的事的,得马上前往粤省一趟。

陆汉生很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他很相信这个年代的广告,一旦“范潮流”这个品牌出现在全国观众面前,那迎接的加盟商,将会是爆发式增长。

每多开一家店,最大的问题,不是选址开店,而是货源供应问题!

陈老板那五十万货,基本已经全部发完了,除了没卖完的,大部分货已经堆放在新海仓库了。

陆汉生已经给对方下了第二批订单,这次是两百万的订单!

夏装周期短,陆汉生可不敢赌上全家身价。

何况,这两百万,陆汉生估摸着也够陈老板吃饱了。

至于接下来的秋冬装,陆汉生可不打算把宝全部下注在陈老板身上。

忙完手头上的事,他必须去粤省一趟。

其实他心里隐隐约约有一个想法,但是现在还未成熟,他还需要和老五商量。

这个想法就是在省内,建立自己的制衣厂,可以收购一家,甚至几家国营制衣厂。

粤省的制衣行业,其实起步也就几年而已,几年前,很多外资来粤省进行加工服装,最后慢慢发展成如今全套产业链。

粤省如今的制衣厂,大多都是化整为零,一栋民房,就能住七八家小制衣厂,一个城中村,密密麻麻有上万家制衣厂。

因为厂子小,还能给当地创造收益,大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才1990年,在内地搞自己的制衣厂,搞自己的服装品牌,完全可以自产自足。

唯一的劣势大概就是内地信息堵塞,而粤省那边的制衣厂可以紧跟时尚,能及时抓住很多时尚爆款。

这点完全可以在粤省那边成立设计部,把设计好的服装款式到内地来生产。

但是!

这里面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时间点不对!

粤省你搞私人服装厂,基本都是化整为零,大家都是偷偷摸摸发财。

房东挣了房租,老板挣了财富,当地因为人口增加,创造了税收,打工人也有了工作和收入,甚至收容所都能挣外快了。

一举多得的好事,大家都心照不宣,谁也不会声张。

但是,让陆汉生现在在省内搞服装厂,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他永远都懂。

要是再晚两年,等1992年过后,全国各地都开始卖崽不痛的时候,到时再收购几个国营制衣厂,整合成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完全都不是事。

但是现在搞服装厂,也不是不可能,就业问题,在任何时代,都是上面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如今省内的制衣厂,大多都半死不活,只要陆汉生有能力整合,并且能产生上千,甚至更多工作岗位,完全可以和当地谈。

除了服装店的事,陆汉生也没忘记肖家的事!

肖家有啥事?

自然是肖明宇前途的事。

这两天,陆汉生又给肖明宇打了一个电话,从电话中,陆汉生都能听到风风火火的嘈杂画面。

因为他的建议,肖明宇开始在临江县大搞特搞,先是立即成立联合执法组,随即对临江县范围内,进行史无前例的严查行动。

针对的,自然是河沙资源!

短短几天,就扣留了十几条沙船,各类采砂工具,更是堆积如山,连同抓了上百人。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