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2章西南乱起  泼刀行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轰隆隆!

北城城门缓缓开启,大队士兵冲了出去,没过多久,便抬着一具具尸体返回。

此时天色已亮,沿街不少百姓探头探脑,惊疑不定,互相交头接耳。

鄂州人爱看热闹。

但这些天接连出事,已经弄得人心惶惶,哪还有吃瓜的心思,就怕祸事降临到自己头。

“那些什么人?”

“听说是朝山会的妖人。”

“朝山会这帮畜生,早就该死了,不过他们哪来的胆子,敢去谋反?”

“我听到一件事,你别乱说啊。”

“听说他们杀人祭鬼,把人脑袋和肝脏都割了,没看到城中那些书生家,都在办白事么?”

“你胡说的吧。”

“骗你作甚?我老姑父是皮匠,听说这几天,光假人头就做了不少。”

“你怎么不说话了?”

“这种事,我好像听我爷爷说过…”

城中人多眼杂,一些消息根本瞒不住。

杀人祭鬼之习俗,最早起自鄂湘二州,直到大兴年间才彻底断绝,有些传说故事自然留了下来。

那些古老而黑暗的往事,也再次于百姓之间流传,引发更多的恐慌。

杀人祭鬼之采牲,秀才或官员,一肝顶三肝僧人道士,一肝顶两肝,女人和小孩,则一肝为一肝…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丹阳书院。

此刻的丹阳书院已贴着封条,空无一人,若在平日里,这种事必然引得儒林群情激愤。

然而现在,书生们都待在家中,哆哆嗦嗦不敢乱跑……

秭归县的官员,哪怕是小吏,也都心惊胆颤,办个差都得好几个人陪伴…

至于普通百姓,则是将自家孩子藏得严严实实,家中女子也不敢抛头露面…

那些贼人的尸体倒也罢了,当看到一具具无头和尚尸体时,街已是死寂一片。

百姓们脸色苍白,心中升起寒意。

一座客栈二楼,窗户露开半截缝。

门缝中的眼神惊疑不定。

正是当初从李衍手中逃脱的女剑客柳眉。

昨晚的行动,听闻是对付李衍,她立刻装病推辞,躲在客栈中没有去。

果然,逃过了一劫。

想到连“红女”那种高手都没逃脱,柳眉再无半点迟疑,匆忙收拾起了东西。

两方她都惹不起,还不如远走天涯。

就在这时,街传来喧哗声。

“水道通了!水道通了!”

“朝廷的援军来啦!”

“河怪也被抓住啦,快去看啊!”

不少百姓闻言,纷纷向渡口跑去。

这个消息,好似一束阳光,让秭归县阴沉的气氛稍微缓解。

女剑客柳眉二话不说,拎起包裹就往下走…

…………

与此同时,县衙大堂。

“楚地凤脉?”

通判周恺看着手中血玉琮,眼中阴晴不定,咬咬牙沉声道:“鬼教妖孽,竟敢坏我神州气运!”

说罢,连忙起身,对着李衍深深弯腰拱手,“多谢李少侠,若让鬼教在眼皮底下做成此事,本官难辞其咎。”

“应该做的。”

李衍面色平静,并不在意。

这种事,他可不会隐瞒。

不仅不藏着,还会弄得人人皆知。

毕竟阴谋最怕的,就是大白于天下。

赵长生这种可怕妖人,他多半不是对手,但玄门中隐藏的高手更多。

弄出这种事,有的是人着急。

别的不说,朝廷肯定会派风水大师前来,破坏其阴谋,重新进行布置。

这种涉及神州气运的大型风水局,别说是他,估计连王道玄也根本看不懂。

这种麻烦事,甩出就行,没必要担在身。

“报!”

就在这时,有士兵阔步进入县衙大堂,双手抱拳道:“回禀大人,宜昌那边的援军到了!”

“好!”

通判周恺狠狠一握拳,满眼激动。

秭归县情况不明,卫所之中,说不定还有隐藏的妖人,他昨晚彻夜未眠,和几名心腹手下持刀在大堂等待,随时准备拼命。

朝廷援军一到,就有了更多回旋余地…

…………

众人连忙来到渡口,拍眼观望。

只见江面,大大小小的战船列阵而来,擂鼓轰鸣,锦旗飘荡,船密密麻麻全是士兵,刀戟如林,杀气冲天。

大宣朝虽说如今暗流涌动,但毕竟是鼎盛之时,这些都是襄阳和宜昌驻军,前两日便已聚集。

河道一通,立刻赶来秭归支援。

尤其是那队伍前方,福船高大如城,甲板吊着一头硕大巨物,正是那日作祟的鱼怪!

李衍看到后,微微点头。

朝廷此举,分明是要稳定人心。

果然,看到那巨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