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4、山越克星,三国第一长寿将(求订阅!)  兵仙刘备,从徐州开始不败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聊中提到王家两位小子。

王祥卧冰求鲤。

而其弟王览亦是一位孝子,还与兄长极为友爱。

现在的琅琊王氏,并非大族,甚至比诸葛氏还差了些,但也是传承百余年的世家。

刘备的“小动作”似乎是被吕虔给发现了,当即把自己腰间的佩刀给摘了下来。

至于能够佩刀前来,也是刘备的“要求”,同样也是对手下武将的信任。

所以陈到,糜威都并未检查,卸刀。

他递上佩刀,说道,“主公,末将这把佩刀乃是从一座大墓之中所得,不知是何人所佩。”

“末将引以为奇,故佩戴在身边,若是主公喜欢,末将愿将此刀献给主公!”

刘备也不推辞,接过佩刀一阵端详。

刀柄倒是古朴,花纹十分繁密,但并不冗余,让人有种沉浸其中的感觉。

刀鞘亦是大气成型,令人惊叹。

他抽出刀身,一阵寒光闪过,但并未有毛骨悚然之意。

陈到都不免惊艳感慨一句,“好刀!”

刘备亦是被这柄宝刀给惊艳到,颇为惊喜,赞誉道,“果然是一柄宝刀!”

吕虔并无挂念,直言道,“若主公能够佩戴此刀,是末将,是此刀的荣幸,还望主公受之!”

接吗?

刘备在短暂的思考之后,便摇了摇头,“万事已变,琅琊王氏能否崛起,成为一代豪族,还是未知数。”

至少在琅琊,诸葛氏当之无愧的魁首。

王氏想要冒头,诸葛氏未必会答应吧。

他刘备有雌雄双股剑了,何必拿了吕虔的刀,这不是惹人话柄吗?

再者,让手底下人投其所好可就不好了。

刘备果断拒绝了这个提议,将佩刀还给吕虔,笑道,“某用剑,不善用刀。”

“若此刀无了用处,岂不是明珠蒙尘?”

吕虔被刘备这一番话打动,慷慨激昂的表示道,“末将必用此刀,为主公披荆斩棘!”

刘备爽朗一笑,道,“子恪,如今就有一事,需要子恪出马。”

吕虔自是无话拒绝,抱拳说道,“任凭主公吩咐!”

刘备拉着吕虔,到了一处沙盘前。

山川起伏,大山遍地,到处都是山峦水文,形势复杂程度让吕虔都有些头皮发麻。

“这是?”

刘备解释说道,“子恪,此乃丹阳郡南部三千大山地势地形沙盘,上面的小旗子,则代表着山中较大的山寨与越民。”

吕虔惊呆了,指着眼前这处巨大的沙盘上插满的近百面的小旗子,问道,“丹阳山中竟然有这么多的山匪贼寇?”

刘备颔首,面色凝重,说道,“丹阳南部三千大山,较之泰山郡行事更加严峻。”

“备调子恪前往,正是为了平定山贼而迁移越民下山,进行耕种屯田。”

吕虔望着那茫茫山川,与极多的越民、山匪寨子,感觉到不小的压力,道,“末将愿往!”

他有泰山经验,对于此事相对了解熟悉。

何况他也并非孤身奋战。

刘备指着眼前的沙盘,说道,“子恪不必担心,备已调遣近万大军,协同作战,势必要在今年平定丹阳南部!”

半年平定半郡。

继而向南,平定会稽郡山匪百姓,稳定余杭附近局势。

届时,江东大后方平定,刘备就有足够的资本与曹操、袁绍争锋,而不惧粮草问题!

何况。

江东水道极多,南北运粮多用水运,较之陆运可以减少八成的损耗。

这可是极好的!

吕虔闻言,顿时有了信心,拜道,“单凭主公吩咐,末将自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备这一次不会去江东剿匪,而是将指挥权交给了鲁肃,让吕虔带着军令前往。

“子恪,此番前往江东,汝告知鲁子敬,备以其为剿匪都督,统御徐文向麾下五千庐江上甲,太史子义麾下五千解烦兵,年底之前清缴干净丹阳境内贼寇。”

吕虔闻言,当即答应下来。

等吕虔南下江东,刘备也在不断的进行模拟。

他人虽然不在江东,但时不时会有信息传递给鲁肃,协助他尽可能的剿灭山匪。

比如。

丹阳山中诸多匪寇,越民,并非铁桶一块。

祖郎傲慢不愿投降,但有不少百姓都听说刘备仁义之名,愿意追随刘备耕种安居。

这些都是可以拉拢策反的。

再近乎三十次的模拟之中,刘备多次发布招贤令,募兵令,招募有识之士。

刘备在模拟之中,还真发掘了几位可用之才——其一,就是永宁县县长贺齐。

其二便是全柔。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