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个“听说”就可以随便编了。
“对对对,是有这么一回事。听说当时李落还围绕着古井转了几圈。估计从那个时候开始,济公古井运木故事的雏形,就已经在李落脑海里形成了。”
“虽然那口井似乎没有名字,但没有关系。从现在开始,它就叫做圆照井了。哈哈哈!”
“我打算立马出发去灵隐寺,给大家考察一下那口井。顺便确认一下还有没有其它井?万一真有一口圆照井呢?大家等我的消息。”
“……”
……
其余地方的读者们从杭城读者们的说法中,主要捕捉到了两个信息。
第一,在灵隐寺罗汉堂后面的确有一口古井,但没有名字。李落当时和凌清雪去灵隐寺的时候,疑是对这口古井很有兴趣。
第二,并不确定在灵隐寺里,还有没有另外一口叫做“圆照井”的古井?
看来,杭城的朋友们对于灵隐寺也不算熟悉啊!
不过,也正常。
毕竟一般来说,去寺庙不会对寺庙里的古井有过多留意。
不过,根据这两个信息推断,灵隐寺里应该没有其它叫做“圆照井”的古井了。罗汉堂后面的那一口古井,应该就是济公“古井运木”的原型古井。
李落当时和凌清雪一起去灵隐寺的时候,对这口古井产生过兴趣,这一点应该是非常有可能的。
古井没有名字,但李落在创作《济公》故事的时候,给古井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圆照井。
事实的真相大概率就是这样了。
如此,灵隐寺又赚大了啊!
西湖景区和杭城也赚大了!
其余各地的读者们又开始羡慕杭城的读者们了。
……
不长时间后,去灵隐寺考察的杭城读者们传来确定消息,“灵隐寺并没有叫做‘圆照井’的古井。整座寺庙只有罗汉堂后面有一口古井,没有名字,已经废弃。应该就是济公‘古井运木’的原型井!”
那口古井的照片,也在网络上传开。
其余各地的读者们看到后,心里都有些得意,自己之前的判断果然是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