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上了柔软的大床,口袋里还私藏了不少金银,以及数量不菲的英镑和法郎,狠狠的发了一笔。
在港口的货船队装好后,以十余艘为一队,立刻启程返回。
返程的货船队满载着货物,一队接一队的离开港口,船上还搭载着一些受伤不是很严重的士兵,返回本土修养。
彻底占领新加坡之后,远征军对兵力进行重新检验,此战折损兵力4327人,其中阵亡1951人,伤2276人,伤者大部分随返回的货船,运回楚国本土疗伤。
只有387名伤重者,不堪忍受长途海运的颠簸,只能留在新加坡本地疗伤修养,等待时机送回王国本土。
至于战争中伤亡的辅兵,有人说一千多,有人说三千多,这就没有详尽的统计,最后是笔糊涂账。
此战毙敌4225人,这其中有英军士兵,有白人武装平民和警察,有红头阿三,也有武装华人平民,难以一一细分。
俘虏合计超万人,其中真正的战俘约1300余人,包括要塞中和城市各处抵抗的白人武装力量,剩下的都是被抓捕的白人男丁。
基本都是英法两国平民,被怀疑参与武装反抗行动。
双方的战损基本在1:1,虽然楚国方面没有统计辅兵的伤亡,但也没统计英方伤者的数量,更没有采取必要的抢救治疗措施。
能不能活下来,谁会去关心呢?
通过战争中的紧急扩充,新征募兵员1.2万余壮丁,这让战后兵力减少到1.23万人的新加坡远征军,总兵力再次膨胀到2.45万人。
与此同时
远征军还拥有总计2.32万华人辅兵,这些辅兵在战争结束后开始打扫战场,清理废墟瓦砾,用砖石和混凝土将城市街道堵塞起来,仅留可容一人通过的侧门。
这样的城市街垒,前后要修筑上百道。
充分利用城市中的废墟瓦砾,将街垒筑得格外厚实,普通的12磅野战炮很难轰开。
街垒工事完工后,与坚固的城市建筑合为一体。会将整个城市一层又一层的隔绝开来,形成难以攻破的筑垒地域。
至于经济发展和城市流通,这都不在何汝霖少将的考虑范围之内。
遵照陛下的御旨
要将新加坡打造成为一个打不烂,攻不破,令敌人胆寒的要塞型城市,像钉子一样死死的扎在这里。
在城市中专门留出一条通道,用于大型四轮马车和货物的进出,并且加派了层层严密哨岗。
这条通道在得知英军舰队大举来袭后,将会紧急封闭,时间上完全来得及。
城市唯一通道的作用主要是便利运输。卸在码头上的建筑物资,主要是从楚国本土带来的8500桶水泥,数百吨铁丝网等建材,还有二千多吨粮食。
大量建筑物资通过马车队,输送前往当初登陆的偏僻小山村,在那里要修建坚固的堡垒式建筑,彻底弥合新加坡岛防御的唯一弱点。
以偏僻小山村为第一道防线,后方选取地势险要之处,同时修建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以厚厚的砖石砌成,外面覆盖混凝土和铁丝网。
要塞防御线以大型碉堡为核心,两翼展开的坚实城墙为屏护,彻底锁死后方通向新加坡的道路,令其成为不可逾越的防御线。
其修筑强度,以能够抵抗12磅野战炮的正面轰击为标准。
12磅野战炮是当今时代,能够跟随野战步兵前进,并提供火力支持的大口径野战炮。更大口径的火炮不是没有,但是太笨重了。
为完成此项任务,新加坡远征军调拨了5500名辅兵,专门用于营建三道后方防御要塞设施,山石泥土随地可取,水泥和铁丝网也都从楚国本土运来了。
剩下的,只需要时间而已。
其他的建筑物资,则用于加固新加坡城市防御线,15000多名辅兵投入到建设中去,将整座城市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开始紧张而忙碌的营造工作。
楚王郑国辉并没有在这里停留多久,在攻克新加坡2日后,他便坐上了“光明”号大帆船,率领着风帆舰队浩浩荡荡的离去,直接杀向法属西贡港。
三大既定目标已经完成两项,一项是占领新加坡,一项是占领英属东马地区,包括文莱达鲁萨兰,沙巴和砂捞越这三州之地。
前者是历经艰苦血战完成的里程碑,后者简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容易,其过程不用浪费笔墨赘述。
驻守当地的英军士兵没有强烈反抗,在马来亚远征军的浩大舰队抵达后,便乖乖投降了,表现的十分配合。
最后一项既定目标,就是占领并血洗西贡。
这是楚国对法兰西国发出的严厉警示,也是一个极其强硬的信号;
楚国不是任由拿捏的软柿子,有能力对法属中南半岛殖民地造成致命威胁,在决策之前要三思而行。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