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好事多磨
王德明来沪市一个是跟运十大飞机项目的几位总工们见面,另外准备布局沪市。
前世有一部电视剧特别火,王家卫拍摄的《繁,耗资5个亿,用电影的镜头来体现老上海,黄河路的灯红酒绿。
前世王德明来上海的时候,因为这个电视剧,还特意去黄河路溜达过,包括电视剧里的饭店原型,苔圣园,也去吃过饭。
怎么说呢,给人感觉像是国营饭店,里面的服务员什么的都是上海本地人,也是主打沪市的本地菜。
他不太吃的惯。
江浙一带,菜色都偏甜,沪市也一样。
这时候国内还使用各种票据呢,他这次来沪市,跟深圳一样,是想要涉足房地产领域,也就是建造五星级酒店。
之前王德明介入到沪市的老城区改造,还有技校,铺垫了足够的人脉,很快就跟沪市达成一致。
等跟沪市领导谈起沪市无线电十四厂,电子管厂,元件五厂等电子工业的时候,沪市领导正头痛。
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国家把这几家原来部属的工厂划拨到沪市,本来沪市的领导很高兴,70年代的时候,这几家工厂,每家的年利润率高达2000多万。
可这才几年呐,这几家电子元器件的工厂就有亏损的风险。
尤其是无线电十九厂,是专门生产ttl,htl数字集成电路的,有6000平方米的洁净车间,还是76年四机部投资300万建成的,太可惜了。
一条条,一种种,都让沪市的领导们头痛不已,他们只能抓大放小。
因为他们想要保住宝钢项目,让宝钢项目重新启动起来。
相比电子工业,宝钢项目总投资300个亿
沪市正想方设法的要把宝钢项目重启,实在是顾不上沪市的电子工业。
这几年因为大项目,79年1100多个,80年又新增1100多.然后81年暂停400多,82年也是赞同200多,这其中就包括宝钢。
王德明提出兴建五星级酒店,可是正中沪市领导们的下怀。
经济靠什么拉动?
肯定是投资啊!
这是这个年代,或者是几十年内都被奉为金圭玉臬的理论。
这个理论就是来源于美国罗斯福新政。
所以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新鲜事。
多读报,多读历史,很多事,都会看的很明白。
不过沪市领导们,得陇望川,尤其是王德明最开始还引导领导们关注到电子工业上。
所以领导思索一会儿后,就主动提出来,“德明同志,我们沪市的电子工业基础是特别好的。”
“在电子工业领域,无论是芯片?还是drmm内存?还是集成电路板?”
“我们都有着深厚的基础,而且长三角这边的无锡江南无线电子厂742厂,今年刚刚了6600万,从日本东芝引进一条3英寸的晶圆生产线。”
领导时刻观察着王德明的神情,发现他陷入思索后,心中大喜,继续安利道:“虽然现在世界的主流是5英寸的晶圆生产线,但是无锡无线电子厂的这一条生产线,是国内最好的。”
“如果德明同觉得可以的话,我们可以联系js省的同志们,一起推动电子工业的合资问题!”如果不是来到这个时代,王德明真的不知道咱们的电子工业竟然有这么辉煌的经历。
他是知道的,73年中美关系缓和后,领导们就做出规划,要从欧美引进7条3英寸的圆晶生产线,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
要知道1975年美国的英特尔才建设世界上第一座4英寸的晶圆厂。
但是因为欧美的技术封锁,一直到80年,国内才引进的3条3英寸晶圆生产线才完成建设投产,京城东光电工厂878厂,陕西骊山771研究所和贵州风光电工厂4433厂。
即使如此,我们也只比台湾落后3年,比韩国落后2年。
这只是芯片方面,而在1975年,中科院京城109厂,就生产出国内第一块1kdrmm内存,81年又研制生产出16kdrmm内存。
而韩国和台湾是依靠美帝20亿美刀的疯狂投资,同时打压日本的电子工业,将芯片和内存技术转移到韩国和日本,直接授权64k的drmm内存。
93年的时候,742厂改组为无锡华晶电子厂,生产出国内第一颗256kdrmm内存。
已经是民企了。
不仅仅是无锡江南电子厂,沪市的这几个电子厂,就是后世贝岭半导体,飞利浦半导体的前身。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咱们国内一点电子工业的基础都没有,欧美等外资会投资么?不会,他们就是看在国内有着丰富的行业积累和经验,尤其是优秀的技术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