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5章 竞争对手  我只想造车,你们却逼我造火箭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知名吧,但想要提升排期也是有办法的。”

“半年的排期,那是厂子里面的规划,如果想要提前一个月,甚至两个月,三个月,四个月都可以。”

“只是这中间嘛需要打点的人太多了。李总,你懂吧?”

“懂,懂,只是我们一家小公司回去还要再盘算一下。”

“哼,这还有什么盘算的,我能出来吃你这顿饭就已经是给你面子,芯片设计我可知道这是吃资金的大户,你耽误一天的损失可都不止这点。”

“你要想明白!”

李毅看着突然急躁的凌经理,慢慢端起了酒杯。

“建军,送客!”

“李总,你不想跟我们中新国际合作了?”

李毅都没有回答。

第二天再次邀约了华红半导体的业务经理刘智慧,这个就是普通人的水准,还是那种客随主便的人。

“李总,我知道你您是要打造电动汽车的那个李毅。”

“说实话,我还是您微博的粉丝呢。”刘智慧一见面,刘漏出了崇拜的眼神。

“哈哈,那感情好,那我们能好好细聊一下。”

“谈感情可以,但是谈流片我真的无能为力。”

“因为我们华红半导体涉及到很多其他单位生产,排期都是我给您努力努力,再努力,只能做到半年之后。”

“行,那咱们今天就只吃饭联络感情,生意的事情不谈。”

几人说说笑笑,倒也放松下来,最后刘智慧走的时候还要了一张李毅的签名照片,一起合影自然也是正常的,让李毅享受了一把网红的待遇。

跟李建军回到酒店,在一楼的大厅坐下来。

“看来华红半导体确实没办法了。”

“那咱们回头再找这个凌经理?”李建军点了点头。

“现在就怕这个林经理狮子大开口啊。”

“李毅,如果实在不行,我们联系一下国外的晶圆厂,中新国际明显产能开工率不足,但这些下面的小人贪得无厌。”

“不用考虑去国外。”

“且不说去国外流片代价太高,人也不好找,主要我考虑,未来悟空芯片在国内要有一席之地,稳定的合作商是肯定需要的。”

“一辆车上的芯片需要多少?你这几天也有大概了解,我们只要能够开发出其中的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这样节省下来的钱都足够海量。”

“而且,我们现在做的芯片技术不是太高,国内的晶圆厂代工,产品的良品率肯定会比较高。

以后我们设计芯片的能力在进步,晶圆厂也需要不断的喂芯片,才会把他们的良品率提高。

这样等到某一天,我们设计出国际先进的芯片来,不必要舍近求远去找国外的晶圆厂,国内就能生产,这多好?”

一颗芯片从设计到量产,流片属于非常关键的环节。

当芯片完全设计出来以后需要按照图纸在晶圆上进行蚀刻,采用什么样的制程工艺,多大尺寸的晶圆,芯片的复杂程度都会影响这颗芯片的流片成功率和成本,而且许多芯片都不是一次就能流片成功的,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流片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这里面成功率就非常重要。

一个晶圆厂,只有通过多生产多流片,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工艺,进而提升芯片的良品率。

这其实就跟卖油翁是一个道理,“无他,唯手熟尔。”

“小伙子,你们是做芯片设计的?”

李毅转身,一个须发花白的老人,“张……张老?”

“你认得我?”张如京笑了一下。

他背靠在酒店大厅的沙发上,手里拿着一卷报纸。

李毅这时候才注意到双方的沙发差不多就是背靠背的程度,显然已经听了李毅他们全部的对话。

“认识,怎么能不认识呢!”李毅到是没多么激动。

他一个机械系的学生能对芯片系的大佬有多崇拜吗?你要是换成中连重工詹从新,他可能还激动一点。

张如京吗,总归只是见到名人的感慨罢了!

张如京曾在德州仪器任职就开始了他与半导体的不解之缘。

身为半导体发明者德州仪器的建厂前锋部队,张如京先后在美国、新加坡、日本、台湾等地建造并管理近20座晶圆工厂。

2000年4月,张如京来到沪市创办中新国际,就是要将自己的经验,全部用于发展大陆的半导体产业。

但后来受台积电指控中新国际侵犯其专利产权,为了维护中新国际来之不易的成果,张如京选择辞职。

后来又创立了一家新的集成电路公司,并且承担并完成了我国科技重大专项核心工程-“40-28纳米集成电路制造用300毫米硅片”项目。

也就是12寸晶圆片生产。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