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吉祥,让御膳房传膳。”他沉声道。
“是。”曹吉祥显得有些慌乱,因为皇帝很久没有在乾清宫用膳了。
朱祁镇回到御座上,闭目沉思。
御膳房的饭菜,果然不合胃口,他吃了一点儿就让退下了。一个人在乾清宫待到夜深,他走出宫殿,又来到了坤宁宫。
太后的灵堂前,有宫女在守着,见到他过来,全都跪下。他挥挥手,让她们都退下。他一个人站在灵堂前,发呆。
“你会去哪呢?离开大明,去南洋?这是不打算回来了?”
“哼,以为朕找到不你?”
“南洋,西洋,都会臣服于朕,朕看你往哪躲。”
……
三日后,太后出殡。
晨曦初破苍穹,京城笼罩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紫禁城的红墙金瓦,在晨光中更添了几分沉重与庄严。太后出殡之日,举国哀悼,万民同悲。
晨光微露之时,皇宫内外已是一片肃静,只闻远处偶尔传来的钟鸣之声,悠长而深沉。
宫门缓缓开启,一列列身着黑衣、头戴白帽的侍卫与宦官,手持仪仗,有序地步入广场,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哀戚与敬重。灵柩置于龙凤棺之上,四周装饰着繁复的皇家图腾,金漆闪耀,却在晨光下显得格外沉静。棺木前方,一束束白菊与百合簇拥,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随着一声声低沉而有力的号令,仪仗队缓缓启程。最前方,是手持引魂幡的道士,他们边走边诵着经文,引导着太后的灵魂归向天国。紧随其后,是浩浩荡荡的皇室成员与朝中重臣,皆身着丧服,面容悲戚,步伐沉重。
沿途,街道两旁早已站满了前来送行的百姓,他们手持香火,低头默哀,眼中含泪,却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生怕打扰了这份庄严与肃穆。孩童们被大人紧紧搂在怀里,虽然不解其中深意,但也感受到了这份不同寻常的气氛,变得格外安静。
哀乐响起,那旋律哀婉而不失庄重,回荡在京城的大街小巷。
夕阳西下,太后的灵柩终于葬入了皇陵,那里将是她永恒的安息之地。朱祁镇站在墓前,仿佛妖后真的死了,以后再也见不到,不禁悲从中来。
……
在无垠的碧波之上,天边渐渐泛起了一抹温柔的橘红,太阳正在升起。海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映照着那轮缓缓升起的红日。
一艘雄伟的巨舰在这片宁静的海域中缓缓南行。妖后站在甲板上,一袭华贵的长裙,容颜绝世,她的目光穿越了层层波光,定格在那片似乎没有尽头的蔚蓝之上。
这是她第一次出海,眼前的景象对她而言,既陌生又震撼。海浪轻拍着船舷,海风轻拂,轻轻吹拂过她的发梢,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宁静。
“太美了!”她感慨一声。
海天一色,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只觉心胸豁然开朗,所有的烦恼与忧愁似乎都随着海风飘散。随着太阳逐渐升高,海面上泛起了金色的涟漪。
“娘娘,进船舱吧,外面风大。”双喜走过来。
“我没那么弱。”妖后一笑,“双喜啊,以后不要叫我娘娘了,大明的太后已经死了,从此以后,我只是孙若微,你就叫夫人吧。”
双喜微微含笑:“好的,夫人。”
一路南下,妖后都沉浸在悲伤之中,到了这海上,逐渐开朗起来。双喜本很担忧,现在也是暗暗松口气。
“师娘。”齐姝走了过来,手中拿着一封信,递给妖后道,“这是上船时,收到的最后一封谍报,当时,我不敢拿给师娘你看。”
妖后接过来,一笑:“是朝廷有什么消息?”
“呃,朝廷已经向大明各行省发讣告,太后……薨了。”齐姝面色古怪。
“意料之中,估计是皇后的主意。”妖后一点儿都不意外,打开谍报扫过,轻叹一声,“这下好了,本宫是真的死了。”
齐姝面色闪过忧愁:“也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大明贸易公司。”
“放心吧,不会影响,我之前与小天商议过了的。”妖后笑道,“有我在,陛下对大明贸易公司会更支持。”
齐姝缓缓点头,岔开话题:“师娘,进船舱是海鲜吧。”
……
一个月过去。
皇后来到乾清宫大门口,只听见殿内传来皇帝的吼声。她微微蹙眉:“陛下又发火了,自从太后薨逝,陛下脾气越来越大。”
没多久,内阁大臣还有锦衣卫指挥使石彪从殿里出来,看到皇后立在门口,他们上前齐齐一拜。
“难为你们了。”皇后轻叹,“本宫会多劝劝陛下的。”
“谢娘娘。”徐有贞拜道,“臣等被陛下骂,倒也没什么,就是担心陛下的龙体啊。”
皇后缓缓点头:“本宫明白,过几日,本宫建议陛下出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