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5章 446【三国赤壁杀青,大辽太后首映】  1991我的年代华娱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美国回来后,李艺书白天拍戏,晚上就在横店的一个临时剪辑室内,跟剪辑师们讨论《三国赤壁上部的影片。

“如果剪好了,那你就带回燕京。”

韩三坪说道:“前几天,领导的秘书还联系了我。”

李艺书想了想,开口道:“这样好了,下个礼拜一,我就去燕京,带粗剪的片子去一趟。”

《三国赤壁上部,目前还只是粗剪的对白双片,简单点说,就是只有画面和语言声带,没有音乐和音响效果的工作片。

感官上肯定是要差了不少,毕竟一部电影,配乐跟音效,还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一些大场面上,一首恰到好处的配乐,能让这个镜头瞬间拔高一个维度。

下个礼拜一?

今天才星期二,那就是还有六天。

韩三坪想了想,说道:“行,那就下个礼拜一,你尽快把拷贝带来,我跟上面沟通一下,看看什么时候去给领导放片。”

挂了电话。

李艺书便去找到了谢进,让他们安排剧组收场,之后跟保镖一起,坐车先回了横店影视城,准备再去看看电影剪辑的情况,看看能不能赶在这几天,请人制作一些配乐,给提前插进粗剪的影片当中。

纯镜头跟对白,看起来还是比较枯燥乏味的。

这就跟没有任何对话与声音的日本爱情动作片,没有声音,只有画面,刺激感不够。第二天中午。

剪辑室内。

李艺书正在进行电影剪辑的收尾工作。

他主要提供创意跟思路,剪辑师们负责去完成。

李艺书提供的思路,是完全按照后来的商业大片的模式。

制作出来的后期电影,在感官上是要比这个时代的电影要更强烈一点。

现如今的历史题材的电影,大都是较为沉闷的,可李艺书利用后世的剪辑技巧,拉片出来的感觉,会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刺激与冲击。

这就跟很多人都喜欢看好莱坞大片一样,好莱坞大片真的好看吗?

那也未必,很多电影剧情逻辑根本不通,但凭借特效跟叙事结构,还有演员们的演技,足以让人去忽略掉这些。

要知道好莱坞电影除了电影工业发达,特效技术成熟外,最吸引的人,其实还是他们那一套电影逻辑与特点。

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叙事结构,还有蒙太奇技巧和连续性剪辑。

好莱坞电影的叙事结构,一般采用章回式结构和英雄的旅程结构。

章回式叙述指的是观众跟随主人公经历一系列本质上并不相关的冒险。

而英雄的旅程结构则包括冒险的召唤、陌生世界的历险、最后的考验、奖励和返回并回归社会等阶段。

再说的直白点,就是让观众带入到电影的主视角当中,跟着“主角”们一路成长,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后来漫威电影的英雄们。

至于蒙太奇技巧和连续性剪辑的方式,也是商业片惯用的方法,只不过在文艺片当道的内地市场,这类剪辑风格不常见也很少有人去学习。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现实题材的文艺片,大都是讲究剧情的叙事,大都是干瘪却带有生命力的长镜头,没有太多蒙太奇技巧在内。

蒙太奇,就是把两段不同的视频剪辑在一起

就在李艺书忙碌之际,房门被人敲响。

“进来!”

下一秒门被打开,一个女人出现在了门口。

李艺书此时回头看去,惊喜道:“巩丽姐,你怎么来了!”

“我怎么就不能来了?”

巩丽嘴角上扬:“听赵飞说你电影杀青了,我一大早就坐飞机赶过来,顺便请你去看电影。”

李艺书好奇:“看电影?看什么电影?”

巩丽注意到几名剪辑师纷纷看来,说道:“我想这里应该不是说话的地方。”

“你们继续,我出去一趟。”

李艺书交代了一句,便走出了剪辑室,带着巩丽到了隔壁的房间。

让助理去泡了两杯茶来。

“《大辽太后还没上映?”

李艺书有点惊讶,他没想到巩丽请她看的电影居然是《大辽太后。

说起来这部电影去年七八月份就杀青了,本来以为早就上映,没曾想拖到了今年的五一劳动节上映。

巩丽翻了个白眼:“看来你是一点都不关注我的电影上映啊。”

“那个……”

李艺书端起茶杯,借着喝茶的功夫,来遮掩住他那不好意思的表情:“也不是不关注,主要是这段时间太忙了,又要拍电影又要去香江处理公司的事,还飞了一趟美国……”

看着他那尴尬而又紧张的模样,巩丽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行了,知道你忙,没时间关注。对了,恭喜你了,拿到了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