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8章 一心求学的花鬘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78章一心求学的鬘

吴质确实感觉到了差距。

什么差距?

曹魏与刘备,两方人心态上的差距。

曹魏这里,人人都心急的很。

陛下心急,臣子们也心急。

刘备那…却心思稳定,是稳扎稳打。

便是钟繇,计策连连成功,也不缓不急。

就说这般一边是气定神闲,一边是心浮气躁,这如何能相比?

“哎…真叫人无可奈何。”

心头无奈,吴质便与钟繇拱了拱手,倒是也再没了试探的心思了。

这般表现,确让看在眼里的钟繇却有其他心思了。

眼下邺城之中有异心的可不少。

前日还得了大将军信件,说那高堂隆也有投降心思,若有用时,也可联系。

若再能策反吴质这昔日的陛下好友,整个朝堂之上,说不得能把曹丕架空!

只是如何为之,还需要思量思量…

却说钟繇在给老刘家出生入死的时候,那头邢道荣却当起了老师来了。

在大将军府里,鬘换下了自己“民族服饰”。

也算入乡随俗,换上了汉服。

一袭翠绿罗裙,步履轻盈地穿过将军府的院子,眉目间带着急切。

她手中握着一卷竹简,径直走到邢道荣的屋子前,大咧咧的高呼道:“邢将军,今日可不能再推脱了!”

邢道荣正坐在案前研究兵书,闻声抬头,鬘,不由得苦笑摇头:“鬘姑娘,兵法之事非一日之功,你何必如此执着?”

鬘却不依不饶,径直走到他面前,将竹简摊开,指着上面的文字道:“邢将军,这‘虚实篇’我读了几遍,仍有不解之处。你若不教我,我便日日来缠着你,直到你肯教为止。”

邢道荣感觉无奈,只得放下手中的书卷,叹道:“罢了罢了,真是拿你没办法。”

他指了指旁边的座位,“坐下吧,今日便与你讲讲这‘虚实之道’。”

鬘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乖巧地坐下,双手托腮,目光炯炯地盯着邢道荣。

邢道荣被她这般专注的模样逗得一笑,随即正色道:“兵法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用兵之道,在于迷惑敌人,使其不知我之虚实…”

鬘听得入神,不时点头,偶尔插话问道:“那若是敌人也深谙此道,又该如何应对?”

邢道荣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问得好。这便是兵法的精妙之处,需随机应变,不可拘泥于成规…”

鬘听着连连点头,展开竹简,拿笔就记。

打眼看去,邢道荣就见着这鬘在竹简上,已经写了个密密麻麻的,都快看不清了。

心里暗道这姑娘还真是认真的主…

想了想,却主动指了指竹简问道:“你这上头有什么不明白的。”

鬘眼中闪过一丝欣喜,连忙将手中的竹简递上:“这是鬘平日所读的兵书,但其中有些地方不甚明了,还请将军指点。”

邢道荣接过竹简,翻开一看,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批注,字迹不算清秀,但显然鬘是下了苦功的。

他点了点头,指着其中一段道:“此处讲的是‘兵贵神速’,姑娘理解如何?”

鬘略一思索,答道:“鬘以为,行军作战,贵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若能迅速调动兵力,抢占先机,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邢道荣点头赞许:“不错,不过,神速并非一味求快,还需兼顾粮草、地形、敌情等诸多因素。若贸然突进,反会陷入险境。”鬘若有所思,随即又问:“那大将军以为,如何才能在速度与稳妥之间找到平衡?”

邢道荣微微一笑,起身指着自己身后地图上的山川河流,耐心解释道:“这便是为将者需权衡之处。”

“行军之前,需先探明敌情,了解地形,预判敌军动向。若敌强我弱,则需避其锋芒,以逸待劳;若敌弱我强,则可速战速决,一举击溃。”

鬘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她一边听,一边在竹简上飞快地记录,生怕漏掉一个字。

邢道荣见她如此认真,心中也颇为欣慰。

认真求学的人,自然让人佩服。

邢道荣见鬘有如此求学之心,便继续深入讲解,从行军布阵到奇正相生,从诱敌深入到围点打援,一一剖析。

不知不觉,天色已暗,屋子点起了烛火。

鬘这才意识到时间已晚,连忙起身告辞:“多谢将军指点,鬘受益匪浅。今日叨扰多时,实在过意不去。”

邢道荣摆了摆手,笑道:“姑娘不必客气。兵法之道,贵在实践。他日若有机会,小姐不妨随军出征,亲身体验一番。”

邢道荣本是随口一言。

今日这当老师当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