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5章 逃命之战  光宗耀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5章逃命之战

战争虽然并不仅仅取决于武器装备,但如果武器装备的差距实在很大,至少在一开始会一边倒。

而后才是纵深带来的占领区治理、后勤及意志、管理方面很可能出现问题。

倭国的形状和地势决定了东征大军只能稳扎稳打,一定要先消化好已经夺下的地方。

沈有容所率的东洋舰队同样需要在九州岛上有个合格的军港:长久征战下去,战舰必须有大量检修、补给的需要。

但濑户内海可以先行清扫。

自抵东瀛后,东洋舰队并未遇到水面抵抗——岛津家掌握水军的家臣,老早就被李旦联络上投了。

如今他们以安宅船、关船和更小的船型小早为东洋舰队带路,所造成的结果就是东洋舰队的战舰不得不慢吞吞地行进。

“幕府水军,与你们相比如何?”

沈有容问的便是已经姓安取名忠明的原岛津家水军大将。

“船多一些。”安忠明听完翻译之后回答道,“幕府发过命令,已经在加快造船。”

“都是这种安宅船?”沈有容指了指前方那些最大的船只,皱着眉头说道,“这么慢,造出来又有什么用?”

安忠明讪讪说道:“自然不能因此放弃,多造安宅船,就是想凭高大灵巧,接舷作战吧。”

沈有容心里有数了,哂笑起来再不言语。

所谓安宅船,看起来都不算小。这种船的特点便是甲板上有一个高大厢楼。

这厢楼四周都有护板,若船不大,这一层便只是水手。没错,安宅船虽然也可以树立风帆,但动力来源主要还是人力。每船数十甚至百余枝橹,战斗时最大的特点是靠人力驱动非常灵便。但寻常时的航速,还不到如今大明战舰的一半。

不过因为有厢楼,安宅船很高。尤其是大的安宅船,上面还有一层“总矢仓”,周围虽然仍有木板,却可以放下来,同时也布置有射击孔。因为高大,再加上战时转向灵便,有一定的短时爆发速度,因此主要战术还是接舷放下护板充当木桥而跳帮。

听闻幕府在想法子大量建造大型安宅船,当然是想凭这种特性发挥悍不畏死的精神跳帮来战了。

他们的铁炮在大明面前根本算不得什么,水军基本都是冷兵器。除了发挥数量优势搞这种蚁附战法,又能怎样?

大明战舰先是吸收欧洲战舰的特点,后来又进一步加以改进,如今致远舰还有了蒸汽动力,航速方面会令倭国水军绝望,恐怕累死水手也会被遛狗。

除非是大量船只各种围追堵截:明军战舰上的舰炮总有发射间隔,海上炮战的命中率也不是那么恐怖。

但是若要接舷就另当别论了,这是玩命的战法。

问题是:跳上有九雷铳的明军战舰?

一艘安宅船上所载战斗兵员最多一两百罢了,这近距离面对燧发枪跳帮……

沈有容摇了摇头:“你们熟悉这片海,带路吧。把这片海上的水军清扫干净了,后面就容易得多。”

在四国岛与本州岛之间的濑户内海上,星罗棋布地分散着许多小岛。

如果后面要前往更远的地方,四国岛不说,这些小岛上必定不能有任何差池,不给任何一支水军忽然出现搅乱大明后勤航线的机会。

此时此刻,这一带水军实力最强的自然是四国岛北侧诸藩,他们过去很大的利益来源便是濑户内海作为重要水道的贸易。

如今,领着赞岐全境的生驹家却正在进行家族内斗,所谓生驹骚动。他们家的盐饱水军早就撤离到了旧港,只求先保住自己。

幕府寄予厚望的本来就是阿波国的蜂须贺至镇。

关原之战中,蜂须贺家采用“东西军双押”策略,父亲蜂须贺家政加入了西军,儿子蜂须贺至镇加入了东军,最终保住了领地,如今是由蜂须贺至镇为大名。

他参与了大阪城的重新修筑,如今还控制着淡路岛,那可是纪伊水道咽喉处,去大阪湾或者播磨都不能忽视那里。

沈有容这一程的目标便是那里。

随着生驹家的盐饱水军被扫灭于港口附近,四国岛上已经人心惊惧。

明军并不登陆,但以炮火之利,盐饱水军的船只又不能抬上岸去。或者仍有藏匿,但大多数被击沉或焚毁于海港之外,连生驹家在玉野的港口都被轰了一阵,码头损失惨重。

舰队这才继续东行,后面的货船则载着林丹巴图尔等人,准备先散布于濑户内海上一个个的小岛,先搜刮干净,保证这么多的小岛上没有能威胁后面局势的力量。

威胁越来越近,蜂须贺家知道躲不过这一劫。

而他们还投不了——御夷军本部就在不远处,江户那边支援过来的水军先锋大将已经节制了蜂须贺家的水军。

幕府动员的御三家已经在奔赴大阪的路上,但有海贼大名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