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5.第164章 一万年太久  科技火种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4章一万年太久

星海生物学实验室,囊括了大夏相关专业的顶级科学家。

凡仁对这方面的投资不可谓不大,各种先进仪器供应从来没有拖过后腿。

可即便如此,这些年过去,也收效甚微。

人类的寿命实在是太短暂了。

100年已经是极限。

而人脑吸收知识又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且这个过程随着科学大厦的逐渐增高,也将变得更加漫长。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这个初级学习阶段完成的时间,就占了人类整个生命的20%。

然而,在科学研究上,具备了这些基础知识,人类才拥有了推开科研那个神圣大门的钥匙。

一般来讲,大部分科学家的科研项目,都是在年过半百之后,才会结出硕果。

少数具有天赋的科学家除外,毕竟这个世界是由99.99%的普通人所构成的。

而普通科学家,想要在一门学科内,走到巅峰,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这需要他们对本学科要有一个精通的了解。

这个过程极为漫长。

100年的时间,去掉学习基础知识的20年,再加上30年的学科精通过程,再加上70岁后大脑无法胜任高强度思考的窘迫困境。

一个科学家他们真正用来进行研发的时间,其实可能只有20年的短暂时间。

正是因此,凡仁才着手组建生物科学实验室,力求在延缓人类衰老方面,做出突破。

要说效果嘛,倒是也有些。

例如愈加成熟的纳米机器人技术,就可以为人体提供定相精准的药物投送,以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症治病。

同样的,纳米机器人可以轻松的治疗各种心血管,以及很多其他病症。

但这些只是解决了因意外病痛造成的人类死亡。

在延缓衰老方面,并没有什么效果。

宏观的讲,硬要提供一个数据的话,或许能令整个人类的整体寿命,提高15年。

但这远远不够,他给出的外星文明危机是200年的时间。

人类文明要在这个200年的时间里,发展出初步具备能进行太空战争的能力,那么就必须要极大的延长科学家们的寿命。

以希望他们在巅峰期保持的时间更久,能做出更好的科学研发结晶。

所以,凡仁就把心思转到了阿呆的变化事例上。

如果能永生呢?

当然,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实现阿呆这一特殊例子。

但反过来呢?

将数据利用仪器转化成承载信息的脑电波,直接输入到人脑中呢?

这样是否可以完成一部分人类科学家必须经历的将近50年的学习时间?

凡仁不得而知,但科学嘛,总得试试。

“我需要做什么?”

黄威经过漫长的思考,没有人知道他这么长的时间在想什么,凡仁也不在意,他只在乎黄威的能力。“阿呆会告诉你,恭喜你,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星海芯片电子实验室的研究员了,相关事项都由阿呆跟你说。”

凡仁笑了起来,伸手和他握在一起。

松开后,看着黄威已经发白的发根,凡仁感慨道:“或许,在星海你可以找到当初创立易伟达的快乐吧。”

离开实验室后,凡仁直接就来到港口登上了早已准备好的游隼号,在阿呆的操作下,游隼号缓缓离港,随后往火星方向冲了出去。

“阿呆,量子中继卫星优先铺设至7个固定空间电子信号分析仪处,当下我们最主要的就是盯紧7个10光年范围内的恒星系变化。”

驾驶舱中,凡仁叹了口气,自从有了阿呆后,在他强大算力辅助之下,从前很多看似复杂的项目如今变得愈加的简单了。

实际上,大夏本土上就有一个直径达到500米的巨型天文望远镜,该望远镜建设多年,是具备了在157光年距离内能收集到微弱电磁波信号能力的。

只不过由于蓝星的自转以及公转原因,这种固定在蓝星上的望远镜缺少了定相侦察的能力。

而凡仁目前需要的是在,全时段一秒不停的,对10光年范围内的7个恒星系,定相侦察,收集一切对方恒星系信号的望远镜。

或许在侦测范围上要求不高,但在侦测精度,以及信号收集能力上则要求更高。

目的就在于,防范这些恒星系有可能出现的地外文明。

并且如果可以的话,他更期望能观测到这些恒星系方向是否有正在前往太阳系的探测器、舰队等等不安定因素。

按照阿呆之后的详细解释,征服者号的跃迁行为,就仿佛是在10亿光年的空间水池子里,扔下一块巨大的石头般。

但凡在空间学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