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发动机,听大帅说是用一种叫铝的金属铸造而成,内衬铁筒,燃火油驱动,便能爆发无穷力量,只可惜我中国的石油太少,而且我们如今的地盘里也没有这石油,等大帅带回来的这些火油烧完,这车恐怕就再也没用了。”
俞通渊不禁有些可惜道。
汪大渊却不解道,“从今早便听主公和俞小将军一直说石油,这石油究竟是何物?我中国地大物博,竟找不到此物吗?况且若无这石油,主公又让我一定将橡胶取回来,又有何用?”
鲁锦这时才说道,“中国也有石油,只是一来太过稀少,二来开采难度太大,其实先生是见过这石油的,我记得先生那本岛夷志略中,就记载过先生曾在爪哇岛上,见过一种从地下冒出的黑色油液,当地土著用其制作火把等物,那黑色的油液就是石油。”
汪大渊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既然主公知道哪里有这石油,而且爪哇我也去过,何不等臣从黎洲回来时,再从爪哇取一些回来,此车如此宝贵,就这么拆了岂不可惜?”
鲁锦闻言摇了摇头,这才说道,“我公输氏要的是发展生产力,最终造福苍生的,而不是要什么宝物,先生纵然能取回一船石油,供我这车使用,可于整个天下而言,亦不过杯水车薪而已。”
“那,难道主公还想远征爪哇?”汪大渊疑惑道。
鲁锦看着他眨了眨眼没有说话。
汪大渊顿时暗叫不好,忙劝谏道,“主公万万三思啊,爪哇此地比安南还不如,暑热湿气烟瘴更甚,在下出海路过爪哇时,还曾见到被元廷派去远征爪哇的南宋汉人将士,岛上如今仍有我汉家将士受疾病所扰,苟延残喘。
“主公曾言,不知天文地理气候不可为将,可主公既熟识天文地理,又怎能重蹈覆辙呢?”
鲁锦当即解释道,“还记得我跟你说的黎洲东岸那两种必取之树吗?”
“记得,其中一种便是做车轮的橡胶。”汪大渊当即回道。
鲁锦又补充道,“橡胶耐热怕寒,凡有霜降之地不可存活,因此就算你把这橡胶树弄回来,也只能在岭南,云南,安南,吕宋,占城,爪哇这些地方种植,再往北,橡胶是种不活的。
“第二,这橡胶树除了能割胶外,还能屏蔽瘴气,凡有胶林处,烟瘴难生,胶林进一里,则烟瘴退一里。”
几人闻言都目瞪口呆,没想到橡胶树还有这种作用。
当然,这也不是鲁锦瞎说的,东南亚那地方最难受的是热带雨林,即便你把雨林砍了,用不了多久,雨林还会再次蔓延过来,可橡胶园就不一样了,去过橡胶园的一般都知道,橡胶树下面很难再生长出其他植物,所以胶林进一分,雨林就退一分,也就没有所谓的瘴气了。
鲁锦又道,“除了这能产胶蔽障的橡胶树外,黎洲东岸还有一种金鸡纳树,可入药,土著常取其树皮,晒干后研磨成粉,调水冲服,治疟疾有起死回生之奇效,所作树皮粉称为金鸡纳霜。
“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神州没办法的事情,黎洲却有对症的解药,有了橡胶树,金鸡纳树,还有亩产万斤的木薯,那南方所谓的烟瘴之地,便是世上一等一的好地。
“安南,占城,一年三熟,暹罗,爪哇,两年七熟,又不知能产多少粮食。”
三人再次震惊不已,原来鲁锦所说的这两种树,都是为进军南方准备的,汪大渊一边是佩服,一边又不由咋舌,这位主公的野心是真的大。
看过了汽车和电灯,随后汪大渊几人又问起了为何橡胶只能在南方种植,于是鲁锦又取来望远镜,让几人观月,看看月球的‘真面目’。
等几人亲眼见证月亮是个光秃秃的石球,且漂浮于虚空之后,鲁锦这才给他们讲起了太阳系的运转,以及日月和地球之间的关系,地球两极离太阳远,受到的热量有限,而中间离得近,受到的热更多,故而赤道附近才会那么热。
如此新奇的天文地理知识,顿时让几人大开眼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