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来看,不提现在的异人修炼时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但全真一派的祖师开创丹法修行的根本目的,定然是为了脱离凡胎。
如何脱离?
抛弃肉体,以能量的方式,即炁的形式存在,将自身意识寄托在了炁之上。
古人智慧不弱于今人,但看待事物的微观层面上,却是落后于发展出了“科学探索观”的今人,比较笼统,因此在知识层面的认知度上,有所不如。
或许在丹道祖师看来,物质是会消散的,而以物质组成的人类,依靠物质,终究是摆脱不了生老病死。
所以,得换另一种方式存在。
以炁的形式存在。
毕竟炁乃生命,万物之生机。
那么,只要将自身的精神寄托在炁之上,凝聚以炁这种能量为根本的形体,不就可以永存世间了么?
物质不能长生,那么能量就是永恒存在,让自身化为能量,便可长生。
从理论上来说,确实走得通,但细节方面,就有很多问题,比如:如何能够让自身的精神在完全脱离肉体的情况下能够凭借炁存在?
这一点,古往今来的所有全真道人,哪怕是开派祖师,都没有解决。
铁拐李,也终究只是一个故事罢了。
还有就是,想要让精神依托炁而单独存在,所需的炁量,也绝非短短百年才能够积累完成。
从长生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一条死路,进无可进。
而且,根据现代科学观下的相对论的质能方程E=mc2得知,物质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能量可以转化成物质,物质也可以转化成能量——E代表能量,m代表物质的质量,c代表光速。
这个方程表明,物质和能量是等价的。
因此,想要以能量的形式存在,也得是将组成自身血肉的物质转化为能量,而不是抛弃物质肉身,以炁为依托,那和变成孤魂野鬼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而这种出阳神的功夫,灵体的凝练度,其实与灵魂本身的强弱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在于灵魂所依托的炁的能量的多寡罢了。
也就是说,这黄明的“阳神”虽然比之前萧霄的灵体要凝练非常多,甚至幻化出衣物之类,也仅仅是因为他修炼的丹法本就是专门就是用来“出阳神”的罢了。
灵魂的强弱,在于一生的经历之记忆,而不是纯粹的能量的堆积。
因此,论性命修为,这黄明或许要比萧霄强上一些,“阳神”比萧霄的灵体凝练,但灵魂层面的强弱,或许还比不上身为说书人的萧霄。
原因也简单。
山上事少,黄明在白云观只要专注于修行便可。
山下事繁,萧霄除了修炼那擤气的功夫,还需要与人交流、沟通,虽然耽误了些许修炼的功夫,但在阅历上,却远比只在山上修行的人要强得多。
而孙明呢?
不提纳森岛的那段经历,光是穿越重生、二世为人的经历,就足够他在灵魂层面碾压绝大部分人。
所以,在孙明的预判中,当黄明之后想要撞击自己的时候,必然会使得那“阳神”支离破碎,最后还得他再念一遍“唵蓝净法界!乾元亨利贞!”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是有点出乎孙明的意料——
在黄明出阳神、凝聚形体之后,看向孙明时,只觉对方周身大放光明,如仙如佛、似神似圣。
这并非是一个人,而是一位下凡的仙佛、托化的神圣!
黄明感受到了孙明本身对自己这“阳神”有着莫名的吸引力,甚至在心底突然生出了一个想法:只要靠近孙明,就可以受到那一圈灵韵的渲染,成仙成佛,功德圆满!
【这是什么邪法?!】
黄明“阳神”大惊,根本不敢靠近孙明,瞬间回到身躯内,向场外跑去,还一边大喊着:“不比了,我认输!”
那惊慌的表情,令在场所有人都惊疑不定,不知道黄明在出阳神的状态,从孙明身上看到了什么,居然会吓成那个样子。
“师弟,你这样子,成何体统?”
就在此时,一道声音从远处传来,另一道“阳神”随之而来,正欲训斥惊慌的黄明,却见周围仙光缥缈,向下望去,只见孙明周身散发着如同仙佛神圣的光晕,口呼“卧槽”:“师弟,快跑,这家伙的气场已经不是超凡入圣,而是达到了传说中根本不存在、甚至只存在于想象之中的仙佛神圣之境!”
“你自求多福,别出阳神!我先跑路了!”
这位黄明的师兄,刘兴扬的表现,也被所有人看在眼底,但这也使得他们更加好奇,孙明身上究竟有什么样的存在,居然使得这位刘兴扬也惊慌地跑走!
“原来是这样···这小子,不愧是禅银纱的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呐。”唯有老天师知道刘兴扬、黄明惧怕的是什么。
他那老朋友,禅银纱,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