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7章 朕就再多活两年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辅佐太子,别无二心。

人总是要割舍的,就像李义府杀人,总要杀光那些既得利益者才能让利益重新分配。

寒冬休沐的这几天,上官仪回到家中,常常书写奏章彻夜不眠,陛下的话语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记忆中,当所有的田地都归大唐所有,那么所有人都不得擅自占有田地,没有私田也就没有田赋。

跳出固有的框架之后,思路就会开明很多,没有了私田,所有人与土地关系就变了,而土地关系转而成了生产出来的粮食交易过程中的市税关系。

田地不重要,人最重要,有了人耕种才会有粮食,一言以贯之,数以千万计的人,才是社稷根本。

简而言之,这就是均税而不均田!

历代王朝,为了遏制土地兼并,却都在均田。

写罢奏章,上官仪从书写时的澎湃情绪,到书写完之后,反倒冷静下来,若真要这么变革会很危险,会有人造反的。

乾庆二十六年,李承乾再一次见到了松赞干布的来信,时隔多年吐蕃划分道县之后的第一次来信。

李世民坐在一旁道:“你给了上官仪一个大造化。”

李承乾看着松赞干布的来信颔首。

“你想让上官仪执掌大权?给将来的太子辅政?”

“父皇说笑了,上官仪虽勤恳,但不够灵醒,也不够强大,他会为了李唐拿出所有,可他不见得会是裴炎,裴行俭他们的对手。”

李世民了然道:“你果然要重用裴行俭。”

从乾庆二十四年皇帝出游开始,到乾庆二十六年,皇帝依旧没有理会朝政。

有人问起皇帝去了哪里,有人说皇帝去了终南山,还有人说皇帝去了河西走廊。

太子监理国事的第二年,就下了一道足以震动天下的政令。

上一次改田地归属的政令,是在当今陛下还是太子时。

当时为了发展关中,的确有改变过一次土地关系。

如今又来了一次,从旨意上来看应该是最后一次了,而且先在河北与辽东施行。

乾庆二十六年的秋天,李承乾正在骊山脚下与父皇一起游猎。

父子几人都没有去山下骑射,而是坐在树荫下看着一群孩子们排队比赛射术。

李世民道:“朕听闻太子妃近日就要临盆了。”

李承乾颔首,目光看着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这个男孩是李唐宗室子弟,虽是一支不起眼的旁支,但他叫李林甫。

“你打算什么时候退位给朕的孙子。”

太上皇有意没意的一句话,吓得一旁的李恪一个哆嗦,就连灌下一口茶水的李泰也差点没喷出来。

“父皇多活两年吧。”

李承乾也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

这父子间谈及退位与让位的事,竟如此风轻云淡,令旁听者害怕。

李世民一手撑着下巴,宽大的袖子无处安放就这么随意滑到了手腕处,缓缓道:“那朕就再多活两年。”

(本章完)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