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7章 不是怀疑是拯救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是哪位将领。”

裴行俭蹙眉道:“刘仁愿。”

白方又追问道:“谁?”

“别问了,去西域。”裴行俭扶着他上了马,一鞭子挥下就让战马带着他一路西去。

裴行俭认识刘仁愿,第一次相识就是在征战高昌国的时候。

那时候的刘仁愿就是独来独往的,当年是这样,现在的他看起来也是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

这人一到长安城前,就连长安城前的议论声都小了几分。

裴行俭观察着对方,等到对方进了长安城,他也才跟着进城。

以前,东征一战结束之后,刘仁愿就去了朔方,之后朝中让刘仁愿去建设安东都护府,后来又在靺鞨一战协助了阿史那社尔。

而现在他又回来了,本就是朝中的将领,他回来多半也是受皇帝召见前来的。

多年不见,没想到刘仁愿只是人到中年,却已两鬓斑白。

裴行俭经过几番打听,才知这次朝中会召见刘仁愿回到长安城的原因。

刘仁愿出身绥州豪族,少年时便十分凶猛,能徒手与猛兽搏斗,之后便在军中任职,而后在辽东一战扬名,又与英公征战漠北屡立战功,再之后又建设了安东都护府,镇守辽东。

近年来,朝中有传言,说是刘仁愿想要割据辽东自立。裴行俭对这种谣言嗤之以鼻,而且当今皇帝也不是一个会怀疑将领的皇帝,大唐的两位天可汗虽说行事方式不同,但对朝臣都是极为信任的。

当今皇帝从来不会多疑,因为这位皇帝根本不用怀疑一个人,这位皇帝只看证据。

随着刘仁愿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个老将军,这位老将军是邢国公苏定方。

皇宫内,李承乾在承天门后接见了两位将军。

皇帝一路走向皇宫的西苑,两位将军就跟在后方。

这个时节正是暖春,也是百争奇斗艳的时候,李承乾来到西苑的园,看着这里的卉笑着道:“坐吧。”

“谢陛下。”

两人应声坐下。

一阵风吹过,让满园的也跟着晃动。

李承乾道:“刘都护,这些年辛苦了,兵部已安排了新的人手去接替都护府的事宜。”

刘仁愿颔首道:“臣已得知此事。”

“嗯,有人说你想要造反。”

陛下话语轻描淡写,可惊得刘仁愿忽地站起身,带动一旁的茶几都差点被掀翻,他行礼道:“陛下,不知是谁在污蔑末将!”

李承乾颔首道:“嗯,换作是朕,朕也想要将造谣之人碎尸万段。”

“末将!”刘仁愿浑身有些抖颤,躬身行礼道:“臣绝无反心。”

李承乾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道:“不用紧张。”

刘仁愿依旧低着头。

李承乾又道:“朝中有人说你要在辽东割据,朕自然是不信的,你不过比朕年长了几岁,你二十余岁时就随军出征了,为了社稷,你东征西讨,奔波半生。”

刘仁愿低着头,半跪在地,朗声道:“谢陛下信任末将。”

李承乾揣着手笑道:“无妨,你不用谢朕。”

不论刘仁愿是不是真的造反,李承乾根本不在乎,他就算真要造反大不了派兵去扑灭,身为皇帝,要对自己的江山社稷要有信心。

对此,李承乾的信心还是很充足的。

李承乾又道:“贞观一共二十年,其中有十六年不是在征战就是在征战的路上,余下的这些年月,朕一直按照父皇叮嘱休养民生蓄养国力,朕希望朝中的老将军也能够退下来,好好地休养一些年月,刘将军带着你的妻小去见见你在朔方的亲人吧,朕听闻你在朔方亲人也年迈了,去看看吧。”

一个高大且骁勇的将军,此刻闭眼片刻竟然落下了一滴眼泪。

刘仁愿安静了片刻,行礼道:“末将,谢陛下。”

李承乾笑着摆手道:“朕让人准备了赏赐,已给你的妻小送去,回去吧。”

“喏。”

刘仁愿又一次行礼,这才离开。

刘仁愿是豪族子弟,虽说他出身的豪族已没落了,但那也是豪族,而在朔方的确有一个刘仁愿的亲人,那是他年迈的生母。

李承乾不知道这个将军心中是何感想,恐怕当他得知朝中有人怀疑他谋反,他该有多么焦虑不安,又得到皇帝的召见他该有多么害怕。

李承乾看了站在身后的苏定方道:“这一路有劳邢国公开解刘仁愿,如不是有您这位老将军开解,朕的确担忧刘仁愿会做出什么冲动的事。”

苏定方笑道:“其实陛下明白,刘仁愿根本不会反,他若反了天下人会共讨之,陛下召见他,他若抗旨,就算是陛下不杀他,也会有人帮助陛下杀他,是陛下考虑周全,让臣开解他,让他顺利来到了长安。”

李承乾给这位老将军倒了一碗茶水,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