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这可是真的?”
“应当不假,听闻还传下了仙经玉函一部,要带吾等道门弟子一同上天,共参大道。”
“是真是假?”
“那仙经玉函在何处?”
“听闻那玉函被一凡人捡到,如今正在金鳌师叔那。”
“那凡人看过了那仙经么?”
“据说看过一些,但是没看懂,想来也是,这大道经书哪里是这般容易参透的。”
还有人问。
“既然丹鹤祖师已然成仙,那为何不显灵,来看一看我等呢?”
“那可是三十六重天上,在仙界之中,仙人若是能够随意下凡人间,那岂不是乱了套么?”
“人间法度,仙界也有天条,这人受人间法度约束,仙人也得遵循天上的天条。”
“丹鹤祖师既然成了仙,自然就留在了那三十六重天上,哪里能够轻易下界而来,而在那三十六重天上,这般远的距离,怕是连话都很难传下来了。”
众人这才记起,哪怕丹鹤成为了仙人,这上面还有着天庭,还有着天帝东皇太一。
成了仙人并不是终点,而只是这求道之门的第一步。
很快,门外屡屡有弟子求见。
意思很明显,便是丹鹤道人传入人间的那函仙经。
来的不仅仅有丹鹤门下的弟子,甚至还有着金鳌座下的弟子
丹鹤门下的弟子来求见还好,未曾见到金鳌便知道他们这是想要索回那丹鹤传下来的仙经,虽然金鳌在的时候他们还不敢造次,更不敢直接索要。
但是他们心中认为,至少那仙经也应该有他们的一份。
毕竟,他们才是丹鹤道人的道统传承。
而让金鳌道人心中暗怒的是,他座下的弟子也前来明里暗里的暗示说道,意思很明显便是将那丹鹤的仙经留下。
有些心思深重之辈甚至得知丹鹤道人飞升上界可能再也不复返也难以沟通人间,甚至得知仙人不能下界更不能插手人间之事的听闻。
更是。
暗中想要让金鳌道人将那仙经直接传给他们,而不是传给“旁人”。
金鳌道人虽然没有明说什么,但是却心中暗怒。
甚至除了道门弟子,其他一些来自各路的人也前来打听拜见,
窥探那成仙之法。
金鳌道人哪怕是德高望重,面对这成千上万人如同熊熊烈焰一般窥探长生仙术的贪婪之心,也感觉有些难以抑制了。
终于,他在去了一趟云中宫祠之后。
回来便召集了京城中的所有道门弟子,当众宣告道。
“那仙经玉函被我已托求灵华君送往海外仙山之中了,神州大地之中自有法度。”
“此界是人间九州,人皇治世,轮回之地。”
“尔等若真觉得道心甚坚,想要寻那成仙机缘。”
“尔等就效仿我那丹鹤师弟,渡海出九州,脱尘世俗缘,放下一切。”
“若是这都难以做到,那就别说什么成仙了。”
瞬间,下面一片鸦雀无声。
随后所有人跪倒在地,所有人喊着不同的声音。
嘈杂声一片。
众人似乎是十分赞同金鳌道人的说法,又或者是单纯的表面称颂。
至于心底里是不是在暗骂,这老道明明有仙经却不直接传,还要绕个弯为难他们,就不知道了。
而金鳌道人说完之后,也没有心思再听他们说这些,直接转身离去。
接下来,九州道门便再度刮起了一阵海外寻仙的风气,许多人准备乘船渡海去那海外寻成仙之缘。
人人都在说丹鹤道人,称其为仙人。
开口闭口,说的都是那函仙经。
而原本处于风口浪尖的金鳌道人,再度成为了被遗忘的那一个。
一如。
他当初没有当上云真道道主,离开了华京城的时候。
——
在那洛河之畔。
病重的金鳌道人选择了在一处隐蔽的院子养病,而实际上也是在做着化身经的最后一步修行准备。
来到了洛京城中,金鳌道人便真的没有再回去,如今看来也可能是回不去了。
金鳌道人披着道袍,身形更瘦了,脸色也隐隐弥漫着一股黑灰之气。
在旁人看来,这便是死兆。
不过金鳌道人却没有将自己将死的消息告知任何人,只是带着一名亲传弟子来到了这里,似乎是做好了最后的打算。
金鳌道人坐在窗户前,一旁的窗户可以看到洛水的支流,流水潺潺而过,岸边柳树成荫。
身旁亲传弟子跪在地上,啜泣连连。
道人没有阻止对方,只是自顾自地说着话。
“昔日我云真道祖师带着弟子从北方渡江